呼延云
鸡年将至。“鸡”因为和“吉”同音,千百年来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吉祥的象征,不过大概就因为是“吉祥物”,所以怪异的鸡,一旦出现时,也往往会被人们视为灾异的征兆,惶恐不安,当然这些纯粹是愚昧迷信,不过,读起古代笔记中那些和“鸡”有关的文章,还是能感受到,从古到今的中国人,都是那么的谨小慎微,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自己的幸福。
吉祥鸡:个头越大越吉利
明末学者张岱在《夜航船》一书中有云:“黄帝于元旦立桃搬,门上画神荼、郁垒。尧时献重明鸟如鸡,国人利宝鸡。”古代的“元旦”就是农历正月初一,而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从黄帝和尧舜禹的时代起,鸡就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此外,鸡还寓意着长寿,有一种“寿字鸡”,遇到特别好的天气和景色时,好像孔雀遇到了穿花衣服的小姑娘一般,颌下会吐出一条一尺见方、金碧辉煌的绶带,“花纹如蜀锦,中有一字,乃篆文‘寿’字”,估计那会儿没有生日蛋糕,给长辈过生日送这么一只鸡,更讨喜庆。《韩诗外传》更歌颂鸡有五德:“头戴冠,文也;足搏距,武也。见敌敢斗,勇也。见食相呼,义也。守夜不失时,信也。故又称德禽。”鸡被认为代表了“文武勇义信”这五种高尚的品质,是禽鸟中的有德君子。
不仅鸡是吉祥物,就连红鸡蛋,在古代也绝对是好兆头,清代学者钱咏在《履园丛话》中回忆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家里有一只鸡突然开始下红鸡蛋,“如胭脂新染”,而且一下就是八九枚,接来下的一两年间“合家安康,并无祥瑞,亦无灾异”,话里话外透露着一丝淡淡的喜悦。
自古,鸡以雄壮为美,古人也是这么认为的,鸡越大,福气越大。《履园丛话》中记录过两种大鸡。一种名叫“苓巴鸡”,金陵有个姓窦的少年,家里是做膏药的,用高昂的价格买了很多蜀地产的苓巴子配药用,用了一半,剩下的放在庭院里,“为家畜白鸡啄食之”,结果那鸡像吃了增大剂一般,日渐高大,而且出奇地漂亮,“金胸翠翼,雪羽朱冠,鲜妍五彩”,比鹅还要高大,附近的人都来参观,“观者如市,膏药遂大售,日进千钱,子孙温裕者三世”。另外一种更加奇怪,名字叫“罂粟鸡”,有位姓潘的老夫子,“以训蒙为业,而喜植花卉”。他种的一株罂粟结出三个鸽子蛋那么大的籽,潘老夫子将其放在书箧里。“未一月,闻箧中啾啾有声,启视之,出三雏”。竟是三只小鸡,养了十天就比鸭子还大,而这三只鸡每个月下几百颗蛋,个顶个都跟鹅蛋似的,“人来购者,十倍其价。潘姓不十年,家饶裕矣”。
春节临近,河南省开封市朱仙镇的木版年画作坊正抓紧时间制作年画,供应节日市场。朱仙镇木版年画线条粗犷,形象夸张,构图饱满,色彩艳丽,题材多为吉庆和戏曲故事,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