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培
本周六就是元宵节,在人们心目中,不到元宵节,春节就还没有过完。
同除夕一样,元宵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元宵节又称为“灯节”、“上元节”、“元夕”等。不过,人们更喜欢把正月十五这天称为“闹元宵”,这是因为千百年来,人们习惯在这一天,全家出动一起逛花灯、猜灯谜……热闹非凡。
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就用诗词生动地描写了“闹元宵”的盛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自明代以来,作为皇城的北京城,在正月十五这天更是别有风情。皇宫内,宫殿高挂“春灯”,宫内灯火通明;皇宫外,更是花灯繁盛。如今的灯市口,就是明代时元宵节这天京城百姓购物、观灯之处。清朝时,花灯最盛,灯市的范围也得以扩大,北京城内出现了多个“灯市”,而且花灯工艺复杂,精彩纷呈。在热闹的灯市中,也催生了猜灯谜、花会、“催灯梆”和“灯政司”等各种习俗,它们构成了老北京元宵节的独特风俗画卷。
1 明清时北京有多处灯市
汉代时已有在正月十五燃灯以敬佛的习俗;南北朝时,元宵节点灯火的风俗盛行;隋时每年元宵节都要举行盛大灯会, 隋炀帝写的“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凝流水,春风含夜梅”,是最早描写元宵节灯火的诗句;唐宋时期至明清民国年间,从皇宫贵族到平民百姓,元宵节的欢庆活动更为盛行。而在旧时的北京城,元宵灯会与春节时的厂甸庙会、白云观燕九节的会神仙等习俗合称为“上林盛举”。
明朝时,北京的灯节,从正月初八上灯到十七落灯,共十天。那时老北京的灯市口是购物、观灯之所。这十天,从傍晚到天明,灯市口里灯火齐明,各种纱灯、纸灯、玻璃灯、明角灯、通草灯、走马灯等高挂于街市,争奇斗艳,在放灯的同时,还有杂耍百戏“走街”的欢庆活动。
汪满田“鱼灯会”闹元宵有着悠久的历史,依据传统,每年正月十三至十六夜晚都要举办“舞鱼”活动,村民们筹资制作一至两只大鱼灯,各家各户自行糊制鱼灯、狮灯、蛇灯等,配合大鱼灯一起嬉舞,庆丰收祈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