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传统舞乐 > 正文

十五种箜篌 箜篌自西来

2016-09-14 09:09:07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刘昂

“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笑春风,舞罗衣,君不醉将安归!”

这是诗仙李白笔下长安西市的胡姬,今日读来都让人不禁心摇神迷。其实,在中古时代长安城中,擅长舞乐的西域人并不止于西市的胡姬,其中有不少知名于当世,有些甚至对隋唐时代的舞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苏袛婆是6世纪龟兹的音乐大师,随西突厥阿史那公主入嫁北周都城长安。苏袛婆是梵文Sujiva的音译,原意是妙生。他所传的“五旦七声”演变为隋唐燕乐28调,整个中国古代宫调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唐代更是有许多著名艺人和宫廷乐师来自西域。如“舞胡”安吒奴来自安国,琵琶名手曹善才、曹纲来自曹国,米嘉荣、米和郎来自米国。

“丝绸之路”原本是德国学者李希霍芬假想的一条连接东西方的线,一个世界历史的著名符号,其实把丝绸之路叫做“舞乐之路”并不夸张,东西方音乐之间就是通过这条路线传播,流通方向主要是自西向东。中国音乐出现“入超”的局面,一方面与中国原有礼乐体系经五胡乱华而废坏有关,另一方面西域乐律相对中国而言略胜一筹。

中国唯一的“箜篌

古代印度人和波斯人对于音乐有着敏锐的观察和深入的研究,他们对于音律的分辨极为细致。而古代中国人对音律的分辨则相对较粗,自古以来用的是五声音阶。如果想在短时间内了解一下作为“舞乐之路”的丝绸之路,“刷”一下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西域回响——新疆古代乐舞文物展”是个极好的选择。此展览规格极高,拿出了西域三千年文明积淀下来的乐器、人俑、壁画、织物、抄本一百余件,其中不乏具有教科书意义的重要文物。一遍展览走下来,可以一睹三千年新疆舞乐文化图景,领略西域大地舞乐艺术的曼妙回响,饱览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交流的盛况,真是一件赏心乐事。

关键词:箜篌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

25-03-31 17:53:32油菜花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25-01-16 09:41:03京剧艺术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25-01-13 10:30:03北京中轴线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