嫘祖故里盐亭,自古就有祭祀蚕神的习俗,蚕神祭祀起源于何时?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朱彦民以《嫘祖与甲骨文“叀示”》为题进行了交流,引起专家、学者们关注。
朱彦民称,关于叀字的考释,历来学者歧见纷纷,莫衷一是。其赞同此字形象与远古时代先民纺织用的纺轮、纺砖之形有关,纺轮又称“纺專”、“塼”、“瓦”。但“叀”字不等于就是纺轮,纺轮只是“叀”字所从的一部分。“叀”字的上部表示把一束丝麻纤维集中起来绕在一根纺杆上,下部有一个陶制的瓦轮形状。
古人用纺轮纺丝纺线纺纱,考古发掘中也有实物可以佐证。新石器时代出现的纺轮,最早为石片,后为陶制,再后在青铜器时代发展为铜制。河北正定南杨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5500多年前的非常成熟的丝纺织工具,陶纺轮和丝织用的篦子和骨匕。尤其是出土了两件陶蚕蛹。根据这些纺轮实物的考古发现,可以大致复原纺轮纺丝纺线的原理与过程。结合“叀”字造字本义,则“叀示”很可能就是殷人心目中的职掌桑蚕丝织的蚕神。
交流活动期间,专家、学者们还呼吁把嫘祖的诞辰设立为“中华母亲节”。“嫘祖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母亲,世界上所有的炎黄子孙身上都流淌着嫘祖的血脉。”四川嫘祖文化促进会王堂甲表示,感恩母亲、重视母教、弘扬母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弘扬民族家庭美德,构建和谐健康家庭关系,筑牢和谐社会基础有着重要的作用。“期盼能早日过上属于自己的‘中华母亲节’”王堂甲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