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非得是梵高?
历史上那么多画风独特,经历奇绝的画家,为什么偏偏只有梵高“受宠”?为什么不是一部伦勃朗风格的油画电影?为什么不是一部毕加索风格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梵高在艺术普及中几乎就是五指山一样的存在,占据着社群认知,可以带来财富,流行的词叫“变现”。梵高,某种意义上讲,是一款特殊的“理财产品”。他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名且最贵的画家,即便他艺术上的成就不被大众真正理解,甚至网上搜索梵高的作品,会出来很多似是而非的赝品,轻而易举地混淆视听,包括深圳大芬村最卖座的赝品,也是梵高,以悲惨的命运神奇般地象征了某种好运。除了毕加索,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有好几个自己的博物馆,除了达·芬奇,没有像梵高这样驰名天下的。所有出版商以拿到与梵高相关的内容而欣喜,如见畅销书一般;所有顶级博物馆都以收藏他的作品为荣,凡是有关他的周边产品都会成为畅销产品。我不知道如何统计“梵高”这个颠沛流离,穷困潦倒的家伙,在他死后百年里创造和带动的“生产总值”,想必应该比世界五百强中的一些企业还要惊人,而且经久不衰。
梵高幻化作一座偶像,像阿波罗主管太阳,雅典娜主管智慧与战争,维纳斯主管爱与欲望,仍然活在人们心中的“梵高”主管“失意的人生”和“委屈的苦难”,“早亡的怜惜”和些微的“死后留名”。而今生的不得意和命运的悲剧感,不正是大多数人的共鸣吗?这种共鸣塑造了梵高的形象。而梵高怎么看?答案在风中飘动。不管怎样,我的本意并非诋毁这部片子,只是想提供自己的并不全面的感受和视角,给一个参考的角度。总之,我宁愿去九十次梵高博物馆,在梵高的画前看九十次,阅读他书信中流淌的诚挚九十次,也不愿意再花九十分钟看这部肤浅致敬梵高的电影作品。
梵高的命运,会是你的命运吗?梵高,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地球级的“人血馒头”吧,专治怀才不遇,命运多舛。不幸的是,你我可能都是一只借此狂欢的蜱虫。
文| 尤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