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画是静态的,那些笔触只有在静的时候才是“会动的”,一旦开动,像电影中那样旋转变化起来,这对我个人的审美来说是一场灾难。杂乱不堪,花里胡哨,天花乱坠,完全失去了敬意,忽略了梵高画中的平整与安静的制衡,估计提奥看了会尴尬,文森特看了会流泪。
从专业语言分析,一看就知道电影的主导团队是油画门外汉集团,当然,欧洲油画不可逆的式微的大背景已经呈现在本片之中。整部片子的主要语言节选了梵高后期,也就是巴黎受浮世绘影响之后,弱化、压缩了对空间纵深、立体感的追求,转而追求平面化的形色语言,简而言之就是2D化、平面化。想象那些电影引用的经典画面,你甚至找不到光源和阴影,只剩下轮廓和颜色,只是颜色不追求均匀的平涂,而使用了一些当时流行巴黎的光色理论,特点是非固有色化,且运用补色使色彩和谐,用奔放绚烂的笔触填补平面化带来的细节缺失感。
而电影中凡是借鉴原画作的画面,都采用了梵高的原本语言,但只要是电影原创的镜头,尤其是拍摄转化成拙劣的油画风格的那些黑白镜头,非常尴尬地把“油画电影”这个噱头弄得低级不堪。这种平面不平面,纵深不纵深,静不静,动不动的反复纠缠,限制了故事情节,成为视觉的负担,让人在看的时候特别想静一静。平面还是纵深?这是绘画上一个很难调和的矛盾,导演或者美术指导竟然对此无感吗?
消费梵高这个大IP从未停止
作为梵高的粉丝,我是不同意这么“消费”梵高的。当然,其实消费的不是梵高,只是被偶像的功能放大和曲解而成的梵高的投影罢了。这是一场20世纪以来消费梵高的延续,对占领“艺术”认知高地的“文森特·梵高”这个大IP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