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相同的方法,陈洪又以《水浒传》里梁山好汉最复杂的人物——宋江为例,通过查找《水浒传》成书以前的各种文本里的宋江形象,又把《史记》里关于郭解的事迹和《水浒传》里宋江的事迹比对,梳理出宋江从原来简单的“勇悍狂侠”变成了《水浒传》里的“江湖教父”,这样一条江湖血脉。
在梳理宋江的庙堂的血脉时,发现“《水浒传》关于宋江的描写,和《史记》以及《论语》里关于孔子的描写,相近似的地方不是一点半点,尤其是比较大的地方,一个是见李师师这个事情,跟孔子见南子;还有最后他们同归于尽的桥段。”陈洪说。
对此,陈洪分析:“《论语》、《史记》对当时的读书人来说,都是必读书。如果只有一二相似点,可以说是偶然、巧合,但一系列的相似,只能说是有关联。不是说,施耐庵有意识比照郭解、孔子来塑造宋江,而是说,在塑造宋江的时候,《论语》、《史记》的内容自然而然产生了影响。”
讲座最后,陈洪总结说:“《水浒传》的一些好汉形象与传统文化的经典有血脉联系。换言之,文化传统的‘基因’进入了这些文学形象之中。而多源‘基因’的进入,使得这些好汉形象趋于复杂、丰厚。但是,不同来源的‘基因’相互排异,又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格分裂,于是有了金圣叹的‘独恶宋江’、‘奸雄欺人’的极端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