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中华艺术 >

画家李勇逸与他的山水画艺术

画家李勇逸与他的山水画艺术
2019-07-30 15:54:32 中国艺术收藏网

画家李勇逸与他的山水画艺术

艺术简介

李勇逸,署李勇、逸者,江苏徐州人,1990年毕业于天津工艺美院,199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贾又福工作室,2015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何家英山水创研班,主攻山水兼人物花鸟。先后师承于孙本长、何家英、贾又福、张立辰诸师。毕业后一直在京从事中国画教学及学术研究工作。曾受聘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科技学院艺术学院兼职教授。现为文化部东方文化艺术院研究员,中央书画院院士,北京汉源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会员。作品曾十余次入选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全国展览并获奖。国家人美出版个人绘画专著《古都新韵》《黄土铸魂李勇逸山水画作品集》等多部专集。2002年应央视邀请绘制《梁祝》片头。

画家坚持近三十年以延安梁家河红色题材创作,被业界称为以实力见长的“红色画家”。2014年延安·梁家河系列作品在人民大会堂展出,引起国内外主流媒体报道。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中华时报》《中华英才》杂志以”梁家河铸就的红色画家”为题报道了创作实践活动。央视《翰墨》拍摄当代实力派画家李勇逸的专题报道。个展分别在天津、河南、徐州、汕头成功举办。作品分别被中央党校,中国美术馆,国家机关,国內外多家博物馆收藏。

画家李勇逸与他的山水画艺术

我为什么要画延安这块红色的土地

李勇逸

红色这一象征着中国革命的色彩,早在我儿时呀呀学语的时候是母亲唱着南泥湾红色歌曲陪我长大,因为我的外公鹿世华是新四军鲁南区、十三区区委书记,建国初期为革命献出了生命,母亲和舅舅被安排进了红色革命学校培养长大。爷爷是保定军校讲武堂的第九期学员,后弃戎从商,虽然当了商人,但祖父的爱国之情却从未减弱,他自筹资金买枪弹带领村里的革命志士去打日本人设在铜山县的炮楼,我祖上的房子被日本人烧了三次,最后落得家徒四壁。

爷爷鼓励年幼的父亲14岁到徐州学徒,1948年父亲上了共产党办的徐州第一个地下党校,经过三个月的培训作为土改干部分配到铜山县大吴乡负责土改革命工作,后父亲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海舰队,60年代后转入地方工作。

画家李勇逸与他的山水画艺术

《盛世古原》230×160cm 2005年 绢本

父亲的正直严厉磨炼出我从小做事认真、刻苦、正直,然后授其母亲的勤劳与天赋,自小受歌谣和民间艺术的熏陶,5岁就酷爱画画,山水画的萌芽应于一次徐州博物馆展出的李可染的蒙师钱食之遗作展给李勇逸留下印记,立志于山水画的学习,后拜当地名宿杨少华先生习书法绘画,接受了正规教育,1988年考入天津工艺美术学院,受业于王超、赵树松、阮克敏、孙本长、何家英等师。

1989年跟随孙本长老师首次来到延安写生,我第一次来到延安这片红色的土地,原来我梦寐以求的、儿时母亲歌谣里的南泥湾是这样的贫穷,然而我们住在老乡家里,他们又是那么的淳朴、善良,在那里给我感触最大的是一望无际的黄土地,虽然每天要走50多里的山路,寻找那里的红色记忆,我却一点不觉得辛苦,作为一个来自水乡的孩子从没见过这样广袤无垠的土地,雄浑的黄河又让我想起了母亲给我唱的歌谣《歌唱二小放牛郎》,儿时充满神秘的土地就在我眼前,心中的激情难以言喻,一道道山沟一群群牛羊,唤起了我对这个土地的热爱,立下决心我今后就寄情于这里的山山水水,用画笔记录这红色的印记。

画家李勇逸与他的山水画艺术

《瑞雪祥兆梁家河高》280×200cm 2013年 纸本

回到学校我创作了《魂系古原》,在当时的中国书画研究院展出,受到当时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的接见,黄山桂林之美,打动不了我的心灵。我认为美分几种,江南水乡是秀美,就像18岁俏丽的姑娘,而陕北是厚美和壮美,更是大美。因为这里是五千年的文化发祥地。“古老祖先的遗迹铭刻在层层的每一寸土地里,传承了世代的华夏文明,你用瘦弱而又热情的双臂拥抱了中央红军这一支革命的队伍,在这片土地里创造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在这片土地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袖的辉煌,在这片土地里奠定了新一代领导人实现强国梦的宏伟蓝图,在这一切的一切,从黄土地里拥有,从梁家河起航,必将带领全国人民铸就新的辉煌。”

在陕北写生我多次住在老乡家里,耳闻目睹了很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传奇故事,他们的生平令人感动,一位90多岁的老红军家里我终于知道红色精神就是通过淳朴的民风展现出来。也许,陕北的山水在一般画家眼里就是荒野,没有生机,可我不这么认为,正是因为这片荒野的土地,才有豪迈壮阔、苍凉悲藏的美丽,荒野具有古朴、静谧,同时具有生命的张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状态,让我在自然面前顿生敬畏。

画家李勇逸与他的山水画艺术

《古原春早》240×146cm 2005年 绢本

记得一次正在陕北黄河边,途中突然下起高原雨,我们跑到一所破窑洞去避雨,才发现那是一所学校,20多位孩子一年级到五年级都有,可只有一位老教师在那里教课,雨一直不停,我们没法走了,这位老师就把我们带到了他的窑里,怕我们吃不惯他平时吃的玉米面,特意让他婆姨拿出自己家不舍得吃的白面给我们压饸饹,知道我们城里人爱干净,虽然缺水仍为我们烧了开水让我们洗脸洗脚,第二天早上天亮我才发现老师挑水要翻过好几道沟到几里外的黄河边去打水,想起我们还浪费水洗脸洗脚,心里很惭愧,早上他的婆姨熬了小米粥,临走前我们师生四人给他钱他却无论如何不肯要,不但不要还送给我们家里的红枣,他两个女儿送了我们很远,这种至真的淳朴让我永远难忘、魂系古原。

画家李勇逸与他的山水画艺术

《古原秋早》220×186cm 2012年 纸本

从陕北回到学校,只要一闭上眼睛脑海里就不断展现出黄土高原的影子,仿佛陕北是我思念多人的亲人,让我魂牵梦绕,那里的山那里的水已经成为我不可磨灭的精神家园,毕业后我决定潜身研究黄土高原的描绘,只有真正的讲我的感情融入画作,作品才是真实的。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我要用真情去创作作品,赞美那里的人民,记录那里的红色经典。对我而言黄土高原的山山水水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之中,我愿意终生讴歌这里的土地,歌颂这里的人民。“今逢盛世,要为赞美祖国的山河而绘,更为歌颂人类美好的心灵与正气而作。不追虚名,德行天下,盛世求真。这是我毕生的追求。”

毕业后,我在搪瓷厂从事美术设计,后调入文化局工作,先后创作了《陇山秋野》、《黄天厚土》、《古原秋实》,先后获得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性大展并获奖。我深知要想成为艺术大家更要靠作品说话,决心回避闹市,不追虚名,追求艺术的真谛,拜访名师。1998年经当时的中央美术院国画系主任张立辰推荐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首届研究生班,受教于贾又福、崔晓东、李铁生、许俊、张立辰、王镛、刘彦湖等。主攻山水,兼习人物、花鸟。

画家李勇逸与他的山水画艺术

《地老天荒》246×160cm 2006年 纸本

通过在中央美术学院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创作以及贾又福先生的教导“狼总是扎堆捕食,而老虎是单打独斗”,贾又福老师又说:“以石观画”,自然界的山水是永恒不变的,变化的只是时代,而不同时代的人对山水的感受也不同,时代的进度审美趣味的高下与笔墨高下的发展并不是正比关系,时代进步了并不能说人们对审美情趣提高了,而是审美的情趣发生了变化这样就对不同时代的画家对真山真水的感受,理解不同而最终反应到笔墨上而不是刻意地、主观地去迎合时代的审美,贾先生的成功是因为他不拘泥于先师的笔法和主题,有自己对太行山这革命圣地和民情的认识,所以创作了太行系列作品。李可染画黄山桂林也画韶山、井冈山,而贾又福先生专长太行山,我研究生的学习学的就是老师的笔墨精神,而不是他的影子。在这种理念的推动下,我前往陕北采风不下20多次,长时间不去会心中惦记,虽然那里的窑洞在别人看来残破,环境很艰苦,但我只要一踏上那片土地,心中充满了莫名的兴奋感,我就像追寻梦中情人一样一直在追寻着。

画家李勇逸与他的山水画艺术

《曦光》280×146cm 2013年 纸本

中央美院毕业后,我相继受聘于中国人民大学等几所艺术高校兼职任教,当时我是最乐意带学生去写生的。所以,时间的积累我又画了近千幅的写生资料,红色文化和黄土地情节不能自已,我深深的感悟艺术道路上我必须吃大苦去寻找陕北这块红色富矿。

2010年我辞去了首都北京所有的大学授课工作,在北京沙河军队朋友的保障下,创立了汉源画院,成了一名职业画家,这样,我就有了很多的时间和空间双重准备,全心的投入到延安梁家河的黄土地的创作当中。没有了固定的经济来源生活拮据,每年都要在条件艰苦的黄土高坡上写生数月,但我心中有一个梦,咬定青山不放松,任你东南西北风坚韧意志,几次遇险都没有改变主意,毅力让我默默坚持着、坚持着……

画家李勇逸与他的山水画艺术

《秋染梁家河》160×80cm 2013年 纸本

我之所以画《屹立》,不仅是赞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能屹立于世界,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告诫自己要在艺术面前坚守,在纷杂的书画市场中伫立前行,我画了20多年的陕北其实这些都是没有卖相的。但是,我认为书画受市场程式化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我是用心在画陕北黄土地,我的作品不是要去换钱,当我一个人走在黄土高原上我在想,我的作品一旦展现给大家,是要去呼唤什么?赞美什么?我坚信,我用生命创作了这批经典红色题材,都将是艺术及市场的有机结合。常说真正的大伟的艺术家要耐得住寂寞,这种寂寞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在名利与金钱面前无所动摇,艺术家本质上不是谋生的职业,就创作本身而言,“无法之法乃为至法”,艺术是感情和生命的流淌,画画是为了爱,不是为了卖,对艺术的真情与赤诚才能造就艺术的不朽,艺术工作者的担当就是反应时代,用画笔记录社会发展的点滴,对于历史而言,他将会成为永恒记忆的经典。

画家李勇逸与他的山水画艺术

《古原秋实》380×180cm 2013年 纸本

延安梁家河很小,那是离延安70多公里的小山村,隶属延川县境内,很早在延川县写生我就听说那里保持着北京知青的旧居。

梁家河也很古老,传说先圣祖伏羲氏“在此仰头观天象,低头看河山,神悟阴阳鱼,点化太极八卦图”。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穿越其间而过。

梁家河很大,20世纪三四十年代红军从这里踏上了解放全中国的征途,六七十年代两千多名北京知青在这里插队落户,把青春献给了这里的土地,其中就有习近平总书记。

梁家河,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山村!

1969年初,梁家河迎来了不满16岁的总书记。据出版的《文明》杂志新华社记者撰写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一文中写到:七年的农村生活、七年的甘苦与共,这段与黄土高原淳朴乡亲摸爬滚打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岁月,不仅让习近平和当地老百姓结下了深厚情谊,也使他深切了解到什么是中国的农村,什么是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什么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他对人民的深情和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担当深深融入到他的人生追求之中。

画家李勇逸与他的山水画艺术

《老磨伴厚雪》160×90cm 2013年 纸本

2011年底,我决定利用正月里过年的时候再去梁家河写生,真正的了解当年北京知青在那里的故事,用画笔记录那里的实景。正好当时原新华社的老记者喧啸来到我画室,得知我的想法后还专门为我协调了车辆保障。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家里来电话母亲病危住院让我马上赶回徐州。在医院的护理期间,只要母亲不太难受,我就让母亲唱儿时的红歌。一天晚上我就自言自语的说:“妈妈呀,你快点好起来吧,我还跟人约好去延安写生,还想画那里的黄土地”,也许是上天的感念和我们做儿女的孝心和诚意,大年三十母亲身体逐渐好转可以回家了,初五那天母亲把我叫到跟前说:“妈知道你的心思,你去延安画画吧,你的心愿就是妈的心愿。”

画家李勇逸与他的山水画艺术

《天降大任》380×180cm 2013年 纸本

就这样,第二天我从徐州几经转车来到了延安梁家河村。这里的山象太好,山貌朴实,古窑淳厚,无处不体现着一种浑朴雄壮的美感。当晚饭吃完后,我跟陪同我一起来的朋友说了一句话:“我从没画过雪中的陕北,要是今晚能下一场雪就好了。”第二天一早撩开窗帘一看我们的车找不到,再定睛一瞧原来厚厚的白雪把车子给掩盖了。我站在漫天飞舞的白雪中“好一个瑞雪兆丰年,天佑中华,瑞雪祥兆。”我拿起相机,几乎跑遍了梁家河的高山陡坡、古窑老院。为了拍好梁家河的全景,我冒着厚雪爬上了知青旧居对面的黄土高坡,拍爆了数码相机的内存,画了大量的速写。

画家李勇逸与他的山水画艺术

《梁家河之梦》380×140cm 2012年 纸本

在爬坡过程中,由于山体被厚雪覆盖找不到山路,我多次从山坡上摔下来,双手被野山枣扎的鲜血直流,双腿也被山枣树拉破。当我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为老乡建的第一口沼气池,那六口古窑,那盏油灯,那床旧棉被,那条河,那个井,那台碾子,那座山,那条弯曲的山路,那把镐,还有那份沉甸甸的入党申请书。让我更进一步看到了他的农村生活与老乡的甘苦与共。这段与黄土高坡纯朴乡亲摸爬滚打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岁月,不仅让他和当地老百姓结下了深厚情谊,也让他了解到什么是中国真正的农村,什么是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什么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他对人民的深情和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担当,深深融入到他人生的追求之中,这一切一切感动了我《瑞雪祥兆梁家河》系列作品的发端。

画家李勇逸与他的山水画艺术

《厚雪》180×90cm 2013年 纸本

“在我眼中,那片圣洁的白雪就是天佑中华的祥兆!”回到北京画室后第一时间我就创作了《瑞雪祥兆梁家河》、《天降大任》作品。正当我没日没夜投入创作期间,老家又来了电话告知母亲病情突然恶化已经去世,还来不及等我便撒手人寰。悲伤和懊恼冲击着我五尺汉子的心,回到家里家人不理解都怪我没有见母亲最后一面,他们无法理解我没能送母亲最后一程的事实。把母亲送走之后,我回到北京画室很长一段时间陷入自责的情绪无法自拔,然而当我想起我母亲支持我创作支持我去陕北写生,又重新激发了我的创作激情,如果放弃岂不是辜负母亲。于是,毅力又让我拿起来画笔,一发不可收拾。

一年多的时间,我把自己关在画室里,夜以继日最终完成了《黄土铸魂—李勇逸山水画作品集》的近百张的全部作品。最终国家人民美术出版社结集出版,画集首发式暨作品展在人民大会堂举办。

李勇逸

2019年7月写于汉风唐

画家李勇逸与他的山水画艺术

《古原之秋》160×80cm 2013年 纸本

众家评述

勇逸是我的老学生,他对艺术孜孜不倦瓣追求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可贵的是对艺术上的探求当作人生的目标,所以在这么多年的努力下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作为老师为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自豪。

——何家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副主席

深入生活,也很有感触,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山川风貌都表现的丰富深入,而且从他的个性来说,人本人是一个很踏实有钻研精神一个执着睥人。

——许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长、著名山水画家

在当今美术大潮中,勇逸能够勇于创新,并且能够耐得住寂寞,将黄土高坡与万里长城的博大精深与民族文化精神表现于作品中改成大家,关注其佳作问世。

——李树森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书画艺术网主持人、著名批评家

画家李勇逸与他的山水画艺术

《梁家河知青旧居系列二》70×45cm 2013年 纸本

他不是在赶时髦,他是真心的对待大自然,从生活中去汲取、去提炼、去表现陕北的沟沟壑壑的黄土高原,他把那块地表现出了一种真情实感,表现出了陕北高原里面的苍凉、里面的一种祥瑞,在陕北这个地方云雪是不多的,但是通过的雪表现出来一种祥气的瑞气。

——蒋志鑫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著名画家之一,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长城画院副院长

勇逸兄好!您的画作别开生面,山水蕴意,草木关情,可喜可贺!您是有大目标、有高追求勇猛前进的艺术家,向您学习并祝福您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

——陈联合少将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楹联学会理事、楹联书法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画家李勇逸与他的山水画艺术

李勇逸个人画展在河南省隆重举办

画家李勇逸与他的山水画艺术

黄土铸魂李勇逸山水画作品集首发式暨作品展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画家李勇逸与他的山水画艺术

徐州市委领导在李勇逸个展上

画家李勇逸与他的山水画艺术

李勇逸在毛主席北国之春作诗地址写生

画家李勇逸与他的山水画艺术

1989年,李勇逸大学时期到黄土高坡写生

艺术年表:

1963年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

1988年考入天津工艺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

1990年作品入选“天津弘扬民族文化作品展”获优秀奖(天津美协主办)

《黄土源》入选“首届中国山水画展”(海口展出)

1993年《黄土高坡》获的“加拿大国际枫叶奖”(墨尔本展出)

1994年国画作品在北京地铁站展示并展出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国画作品

1996年《古窑》入选“第三次中日绘画作品展”(上海美协主办)

《驼铃声声》在“交通全国杯全国书画大赛”获优秀奖(美协主办)

1997年《陇山秋野》入选“世界华人书画展”(美协主办)

1998年《古原醒秋》在“‘中亨杯’全国书画大展”获优秀奖(美协主办)

199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助教研究生班贾又福工作室

1999年应八达岭博物馆邀请绘制《中国万里长城图》并出版发行

2000年《远去的驼铃》入选“跨世纪暨建国五十周年全国山水画展”(美协主办)

2001年《黄天厚土》入选“新时代中国画作品展”(美协主办)

2002年《一方圣土》在“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优秀奖(美协主办)

2002年《远山的呼唤》入选西部辉煌中国美协提名展

2003年应线装书局邀请绘制《古都新韵》个人绘画专著暨北京一百个景点并国内外发行

2004年应中央电视台邀请为大型连续剧《梁祝》绘制片头十一幅并在央视多次播出

2005年在河南红十字会为亚洲海啸捐赠国画作品(作品被河南四季胖哥集团董事长邱新航先生购藏)为四川巴中佛教协会捐赠作品

2006年《皇天厚土》入选“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美协主办)

2008年出版个人绘画专著《李勇逸画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2010年在天津举办个人毕业汇报展(天津美协主办)

2011年应邀出席“第五届海峡两岸道教文化论坛”并与台湾著名画家蔡丰名博士共同创作《盛世中华图》亮相海峡两岸

2011年作品入选“南北山水八十一家”国际作品展

2012年应邀出席“中国之美·感动世界”北京太庙文化大典活动

2013年应韩国文化部邀请出席“亚细亚美术招待展”活动

2013年作品《中国钓鱼岛》在世界华商杂志和中国画收藏专介

2014年出版个人绘画专著《黄土铸魂—山水画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

红色经典“延安·梁家河”系列作品在人民大会堂展出,引起国内外主流媒体报道,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中华时报、工人日报等整版介绍

2015年1月1日《中华英才》全景报道了李勇逸创作实践及其成果中央电视台“翰墨”栏目专题报道

4月3日河南省美术馆举办《黄土铸魂—李勇逸中国画作品展》

4月18日徐州凤鸣海风景区举办《黄土铸魂—李勇逸中国画家乡汇报展》

4月25日徐州美术馆举办《黄土铸魂—李勇逸中国画家乡汇报展》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