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楼》剧照。(北京人艺供图)
12月24日晚,北京人艺经典剧目《天下第一楼》再次登上首都剧场的舞台,本轮演出将持续至2022年1月9日。
作为北京人艺当之无愧的看家戏,《天下第一楼》今年已经上演了三十三年,累计演出五百余场。这部由金牌编剧何冀平执笔的作品以其幽默智慧的台词和满台鲜活的人物,写尽了人情冷暖,参透了人世沉浮。“以前我们说京味儿,现在我们可以说京派,因为这部戏里反映的是更大的北京。不只是语言上的京腔京韵,还有一种北京的精神和风貌。”导演顾威介绍称。经典的剧本,加上导表演的二度创作,让这部戏从1988年上演至今,历经几代演员而常演不衰。不仅在编、导、演领域分别摘得过文华奖、梅花奖等戏剧大奖,也数次代表北京人艺赴外演出,成为文化交流的一张金名片。
《天下第一楼》秉承人艺一贯的风格,以小见大。虽然聚焦的是一个烤鸭店,但故事内核是在讲时代、命运和人的关系。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讲人。“经典写的是人,强调的是人性。剧中没有小人物,也没有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每个人都在寻找平等和尊严。”导演顾威在此次排练过程中,为剧组演员这样解读作品的内核。在生活中和生命中得到尊重,是剧中每一个人物的奋斗目标,也因为如此,他们才去追求和坚持。这与当下人的价值观不谋而合,使得剧中发生在百年前的故事充满了强烈的现实意义。
卢孟实的个人奋斗,常贵的职业尊严,玉雏儿的格局愿景……《天下第一楼》里的每个人都带着主角的“光环”,每个人的故事都值得人理解和感动。“这部戏就像无数星辰堆积起来的星空。”联合导演闫锐说道,“每个人都在发光发热。”
从顾威、闫锐组成新老联合的导演团队,到王雷、雷佳、原雨等一众青年人担纲主演,此番的重新创作,每个人都坦言自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再出发。“因为有了前辈的塑造,我们能触碰到、感受到更多人物细节。”演员们表示。通过为每个人物撰写人物小传,去到烤鸭店体验生活等,这些距离剧中时代久远的青年演员们找到了塑造人物的根基。有了根基,才能生长,观众可以看到这些熟悉的演员们又一次全新的呈现。
舞台上的卢孟实,具有烟火气、江湖气和平民气,这是饰演者王雷为人物找到的内心依托,他希望自己塑造的卢孟实不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商人,而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他也会挠头,也会认怂。”演员雷佳则把常贵这个人物形容成水,因为他一直流动在各色人等间,起着润滑作用,但偶尔会停下来去寻找人生的支点,最终没有找到,人就随之崩塌。女性角色玉雏儿被饰演者原雨定义为那个时代的新女性,“她不依附于任何人,如果不是时代对女性的束缚,她可以有更大舞台。”这种塑造既带有演员自己的深入理解,也带有经典作品本身挖掘不尽的宝藏。
“不能害怕前辈的高度”,导演顾威表示,敢于继承是第一步,之后每个演员的理解和创作都要靠不断地演出去实现,“创新需要观众的参与,因为我们的一切创新,都是为了观众。”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