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间,传统艺术戏曲的传播载体不断拓展、演变。戏台、唱片、电视荧屏、电影银幕、网络平台……丰富生动的媒介形式,令戏曲这门古老的艺术与年轻观众越走越近。如今,“短视频中的戏曲”“直播间的戏曲”更成为热门,戏曲演唱、妆发扮相、历史文化等在不少直播间中都深受网友欢迎。尤其疫情期间演出按下暂停键时,众多戏曲演员通过直播间找到了演出的新舞台。
直播间助力古老戏曲走向更广阔视野
很多人知道河南有豫剧,却不知道河南有宛梆。其实,宛梆与豫剧一样,都是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戏曲。宛梆有约400年历史,主弦为秦腔早期大弦,唱腔为板腔体,配上月琴、三弦、坠胡、大锣、单皮鼓,舞台效果粗犷豪迈、激越奔放。不过,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等发生变化,宛梆的传播与传承逐渐陷入困境,到上世纪90年代,全国只剩下内乡县宛梆剧团这一家专业剧团还在苦苦支撑,因为“待遇低”“看不到前途”,很多演员都选择外出打工,到1996年,剧团里演员加演奏员总共就有十来人。2012年,原内乡县宛梆剧团整体划转为“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成为目前国内仅存的宛梆剧种专业展演和研究、交流单位。
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负责人武新建一直注重宛梆的传播与推广,正当他率领团队计划将宛梆推向全国演出市场时,疫情发生了。之前拓展市场的种种努力被迫暂停,演出只能搁置,剧团也受到严重冲击。“今年除了排戏,几乎没有演出。”武新建说,剧团有六七十位员工,每个月仅基本工资加社保支出就得近30万元,虽然国有院团有政府补贴,但他仍觉得“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2020年5月,武新建开始尝试抖音直播。因为没有游客,他索性将宛梆戏曲博物馆里平时接待来宾的展厅改成直播间,开始是每周六直播两小时,到6月变成每周两次。“头戴着美翠凤凤展翅,身穿八宝龙凤衣,我的父本是唐天子,俺乃是金枝玉叶驸马妻……”直播中,身穿粉色戏服的女旦款款走向舞台,水袖舞动,乐曲悠扬,唱词、身段、神韵都与在中央电视台表演《打金枝》时并无二致。
所谓“中转式旅行”,是指通过选择时间、价格合适的中转票,将中转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因其具备票价更低廉、时间更灵活等优势,备受年轻游客青睐。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在冰上“滑”龙舟、在那达慕体验雪地赛马、在查干湖冬捕、在阿勒泰来一场古老的毛皮滑雪比赛……当“冰雪热”遇上“非遗热”,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