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照。图为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提供
越剧《钱塘里》剧照。图为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提供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在温州市苍南县演出,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邓祎嫣摄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的越剧创作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标。这种合作方式不仅让地方百姓看到更多优质的越剧剧目,也能把地方的文化特色带到更高更大的平台。
越剧发展到现在,创新的基因贯穿始终。越剧的现代转型,并不意味着丢弃“老底子”,这些传承百年的精髓为今天的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最近10余年,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在青年人才培养模式上持续探索,一改原先的“戏班子搭台”,发展为“院校合作”模式,打造一系列以90后、00后为班底的“青春版”越剧剧目。
初秋傍晚,浙江温州乐清市柳市镇中心的大舞台,被台下观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大家都在静待开场。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扮相俊美的陆游与唐琬缓缓登场,来自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的演员们,通过经典之作《陆游与唐琬》,将陆游坎坷的仕途经历和凄美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舞台下,已经看过这台戏许多遍的戏迷沉浸其中,许久之后才直呼过瘾,掌声不断。
姓,是某一氏族或家族的共同符号。无论古今,每人都有一个姓。《百家姓》里所列的是一些常见的姓氏,这些姓所用的字较常用,易于辨认。
由新疆博物馆精心打造的“中华史册——新疆出土文献展”自2023年8月亮相以来,不断吸引观众的目光。日前,记者来到展厅,在一件件跨越千年的珍贵文书中,品读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近日,“澄古匠心——伍炳亮家具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该展览系统呈现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伍炳亮40余载创作生涯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带领观众走进中国传统家具的艺术世界。
音自大唐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西安鼓乐,是我国保存完整的大型合奏乐种之一。通过东仓鼓乐社乐师们的创新演绎,西安鼓乐穿越千年,绕梁不绝。
南京博物院是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依托单位、近现代纸质文献脱酸保护技术重点实验室。10年来,南京博物院在纸质文物传承保护方面持续探索,科研成果不断注入,文保能力不断增强,一代代文物工作者接续努力,让古老纸张绽放更多光彩。
人头攒动在“四叶草”里,热情与期待传递在一次次握手和相拥中。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际朋友圈大聚会。
走上发言席,网络编剧于小千先抛出了自己的思考:“面对当下创作火热而作品易朽的市场,我们和我们的作品何以生存,何以自处,何以竞争?”注视着台下的同学,他想了想说:“这次研修采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