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水星将上演东大距,BBC纪录片中每颗星球都有自己的“爱恨情仇”
夏日炎炎,今天北京的天气正式开启了烧烤模式。与其在室外无限焦灼,不如跟随艺绽君来看一部很有降温效果的大片。今天介绍给大家的这部片子叫《行星》,目前正在腾讯视频播出,出品方来自BBC。
BBC出品的纪录片,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品质保证。这次的纪录片虽然是以宇宙为主题,整体上相对小众,但播出后反响却是极好的,在豆瓣拿下了9.6分的口碑高分。
这两年来,电影领域宇宙片的进步很大,不管是《地心引力》的硬核科幻,还是《星际穿越》的复杂理论,包括中国的《流浪地球》也提供了全新的世界观。
相对保守并且需要有科学基础的纪录片,再做宇宙题材,能带来哪些新意?是《行星》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艺绽君开始播放《行星》,这些疑问就迎刃而解。
某种程度上说,《行星》的播出生逢其时,它并不是因为要拍这个题材而创作,恰恰是因为——
《行星》的诞生处于纪录片行业的新节点。一方面是技术的不断更新所带来的拍摄便利与品质提升;另一方面,人类在宇宙探索上获得较大突破,几乎每一个行星都有新的探索任务,新的事实、科学数据和线索不断涌现,这些“拼图”成为行星历史痕迹的一部分,同时也为未来提供了预测依据。
因此,我们在《行星》中能够看到最新的科研成果,也借由最新的技术转化手段,能够以更为直观的方式看到接近电影水准的宇宙影像。
据说,摄制团队为了制作这部纪录片,可以说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行星》中许多场景和画面的原始资料,大多都是根据以往对太阳系各行星展开探测任务时传回的大量高清图像和行星地形数据来进行精确的画面模型制作,以求纪录片能够带来最真实的观感。
为了向人们展现地球与诸行星千丝万缕的联系,表现宇宙壮丽而又绚烂的造物,摄制组在全球选择拍摄了一系列诡异奇特的具备外星地貌特征的地点,寻找到了最酷似每个独特星球的环境。
这些场景给人一种穿越的感觉,尽管身处地球,但我们看到冰岛成为冥王星的化身,活火山代表着火山密布、暗流涌动的木卫一,约旦的月亮谷则变成了火星。
6月23日晚,备受关注的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颁奖礼在上海大剧院举行。由秦海璐编剧并首次执导的《拂乡心》收获最佳男演员大奖,96岁的常枫登台领奖,收获全场起立致敬
毕加索大展近期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盛大开幕,展览名为〈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 〉,由苏富比鼎力赞助支持,呈献创作于1893至1921年间的103件作品
6月21日,“安东尼·布朗的幸福博物馆”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七、第八展厅开展。本次展览为全国巡展的首站。展览集中展示了荣获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安东尼·布朗的162幅原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