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八窟北壁主尊佛首,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与人们共庆团圆。之后,佛首对公众展出。2月12日—3月14日,“咸同斯福——天龙山石窟国宝回归暨数字复原特展”在北京鲁迅博物馆举办。
走进北京鲁迅博物馆陈列厅序厅,位于展厅正中的佛首十分引人注目。佛首肉髻低平,脸庞圆润,微微露出笑容,工艺精美,姿态庄严而温暖。为配合佛首展出,博物馆还将馆藏的27件北朝时期造像拓片等文献,特别是一组8件出自天龙山石窟第二、三窟的造像拓片,首次集中展示。展览同时呈现天龙山石窟基本情况、第八窟概貌和艺术风格、石雕佛首介绍等内容。
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太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凿于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在中国石窟雕塑发展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世纪20年代,在日本文物古董商山中商会等的驱动下,石窟遭到大规模盗凿,绝大部分精品文物流失国外。这次回归的佛首就是其中之一。
佛首的归家之路,经历了曲折又令人振奋的过程。
2020年9月14日,国家文物局监测发现,日本一家拍卖行拟于东京拍卖疑似天龙山石窟的流失文物。经组织鉴定研究,判断应属天龙山石窟第八窟北壁佛龛主尊佛像的被盗佛首。国家文物局启动追索机制,10月15日致函拍卖行,要求终止与该佛首相关的拍卖和宣传展示活动,予以撤拍。 10月16日,拍卖行积极配合,作出撤拍决定,终止有关宣传。国家文物局与拍卖行董事长张荣(旅日华侨,浙江杭州人)取得联系,鼓励促成文物回归。10月31日,张荣与日籍文物持有人谈判完成洽购,经国家文物局充分沟通,决定将佛首捐献中国政府。经过移交仪式后,12月12日12时,佛首安全运抵北京。这是2020年回归祖国的第100件流失文物。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