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共唱,无限魅力
“跃起要能制胜,伏下静候时反省,有本
心有真本领,热血显我真本性。”这首《岭南醒狮》是全球微粤曲大赛第二届作品创作赛获奖作品。演唱者之一林伟栋对大湾区建设的机遇感触很深,他说,“粤港澳同根同源,现在又有了大湾区机遇,我们更有平台把粤剧文化传播出去,也让更多后生仔了解和喜欢粤剧。”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粤剧这一传统文化瑰宝越来越成为讲述大湾区同根同脉故事的重要文化名片,也有越来越多的粤剧艺术家和团体加入到擦亮这一名片的行列中来。
“全球微粤曲大赛就是立足大湾区推广粤剧文化的新形式,我们坚持创新创作,以短小精悍、体现粤港澳大湾区精神面貌的微粤曲精品,推动粤剧曲艺的创新与传承。”活动主办方负责人介绍:“大赛设立演唱赛和作品创作赛,不少获奖者已成为粤剧粤曲舞台上的中坚力量,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前辈艺术家共同唱响时代之声。”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艺术发展交流也相当重要。粤剧成为三地相互交流的纽带。”香港艺术发展局戏曲组主席、香港粤剧演员会理事长刘惠鸣说:“全球微粤曲大赛吸引了许多爱好粤剧的人,我被他们对粤曲艺术的爱好和热情所感动。”
中国戏剧曲艺家(澳门)联谊会常务副会长朱振华说,全球微粤曲大赛促进粤剧事业发展,新人新作不断涌现。在大湾区的平台上,澳门和其他城市的交流更加频繁,也进一步让粤剧艺术更加有活力,让大湾区传统文化更加多姿多彩。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注重对粤剧传承与创新,并在全球进行传播。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包括东京、纽约和旧金山湾区的海外华人,甚至是不同肤色的外籍青少年,也喜欢上了粤剧。”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小燚说:“我们要打造世界一流湾区的人文环境,粤剧是不可或缺的瑰宝。粤港澳大湾区同声共唱,粤剧一定能够在全球绽放更大的魅力。”(记者程龙林小溪)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在冰上“滑”龙舟、在那达慕体验雪地赛马、在查干湖冬捕、在阿勒泰来一场古老的毛皮滑雪比赛……当“冰雪热”遇上“非遗热”,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