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958年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海报。
图分别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晨光曲”群舞、李侠与兰芬双人舞。
核心阅读
我看过孙道临先生主演的不少电影,但每每想起他,首先浮现的还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的形象
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红色经典文艺作品的过程中,我们要对作品的主题内容、精神内涵一脉相承,也要善于创新形式、融入当代表达
从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到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红色电波中潜藏的“精神密码”从未改变,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1990年秋季的一天,我骑着自行车经过上海淮海中路武康大楼附近,看到前面有位穿米色风衣的长者徐步前行,头发稀疏花白,背影清癯挺拔。我赶紧跳下车,叫了声“老师”。长者回头,我才发现认错了人。他不是我的老师陈西汀先生,而是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先生。我赶忙改口,恭敬地说道:“您好,孙道临先生。”他微笑着冲我点了点头。
多少年过去了,那个谦和的笑容,仍深深印刻在我脑海中。我看过孙道临先生主演的不少电影,但每每想起他,首先浮现的还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的形象。
永不磨灭的信仰,与永不消逝的电波同频激荡
1938年,李白作为中国工农红军最早的报务员之一,从延安被派到日寇侵占的上海,负责中共上海组织与中共中央的秘密联络工作。他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献出了宝贵生命。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以李白烈士为原型,拍摄了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
与同时期同类影片相比,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艺术上更显成熟。人物塑造鲜活可感,情节发展充满张力,剪辑颇有创意,通过上海和延安之间的电波呼应形成镜头蒙太奇。导演没有用特殊拍摄视角渲染惊险场面,也没有刻意加快叙事节奏制造紧张氛围,从而避免“戏”掩盖了角色的性格塑造。
影片刻画出的有血有肉、生动可感的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我生于上世纪50年代,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上世纪80年代末。虽没亲历那个时期,但电影的真情实感实实在在地打动着我。
尤其吸引我的,是电影中的两个角色。一个是孙道临饰演的共产党员李侠,亲切、朴实、令人敬仰,雷霆霹雳于前毫不动容。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镇定从容,始终是那句斩钉截铁的回答:“没有什么可讲的!”影片最后,他在被捕前发出最后一封电报:“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永不磨灭的信仰,与永不消逝的电波同频激荡。另一个吸引我的,是王心刚饰演的姚苇。我从小看王心刚演的都是正面形象,唯独在这部影片中演了反面角色。面对日本侵略者,姚苇和李侠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卑躬屈膝、贪生怕死,一个则宁死不屈、钢铁意志。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将坚定的革命信仰转化成可亲可感的日常生活、朴素情感。李侠一家的日常,他们与弄堂邻里的相处细节,无不流淌着浓浓烟火气。当观众看到相濡以沫的爱人为革命而坚持,志同道合的战友为信仰而牺牲,观众的心灵会共振,情感会共鸣,进而发自内心地敬仰这些革命前辈。后来,在我将这部电影改编成舞剧剧本设置生活场景时,这些创作经验,都对我有很大启示。
改编经典作品,既要一脉相承,也要融入当代表达
2018年,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首映60周年,上海歌舞团邀请我创作《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舞剧剧本。一甲子后,“电波”如何穿透时空,打动今天的观众?
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红色经典文艺作品的过程中,我们要对作品的主题内容、精神内涵一脉相承,也要善于创新艺术形式、融入当代表达。要以当下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传播手段,让当下的年轻人无障碍地接受。唯有如此,经典才会在不断的诠释演绎中永葆生命力。
随着对经典电影的反复回看和对历史资料的深入研读,一组数字对比触动了我。故事原型李白烈士于1937年10月来到上海从事我党地下工作,于1949年5月7日牺牲,距离上海解放仅剩20天。潜伏12年,却牺牲在黎明前的黑夜。12年与20天,多么令人扼腕痛惜的对比!李白烈士被捕前最后发出的电报内容是国民党军江防部署计划,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解放上海至关重要。今天我们享受的美好生活,与他的牺牲息息相关,李白等革命先烈却再也没机会看到。
那封“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的电报,曾感动无数人。而当时电波的那一头、接报员苏采青,却用了半个多世纪的追寻,才知道当年联络人的名字——李白。2019年,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类节目《故事里的中国》中,已白发苍苍的苏采青,终于发出了一封回电:“李白前辈,您期盼的黎明到了!”
今昔对比,换了人间。基于这样的视角,舞剧创作需要在电影主题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加入时代性思考。比如,舞剧中孩子的角色设置。电影中李侠与何兰芬的孩子有五六岁,而舞剧将其设置为婴儿,在全剧尾声时诞生。我们希望赋予李侠与兰芬的孩子更深的寓意,即孩子的呱呱坠地象征着中国革命的胜利、信仰的传承。
面对今天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要讲好革命故事,舞剧创作还必须打开叙事的多重表现空间。我在剧本中设计了几个电影没有出现的故事背景。第一,李侠由杂货铺小老板变为报馆职员。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新闻业快速发展,将故事背景放在此处,符合当时的历史氛围,几十个人坐在一个大厅中办公,演员可以在其中完成舞蹈。第二,设计了一个体现地域风情的上海旗袍店,将这里设置为一个重要的隐蔽情报联络点,承载叙事功能。第三,将石库门设置为李侠夫妇的重要活动场所。
为了营造时而紧张激烈、时而具有弄堂特色的多变场景,舞美布景设计上采用了有别于以往固定升降的舞台布景呈现形式,通过26片可移动景片,在电脑编程的统一调度下,腾挪旋转,配合多媒体投影,逼真地呈现了全剧的所有场景。
红色经典在一代代人的再创造与再欣赏中,迸发时代活力
《永不消逝的电波》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书写的是人生,表现的是信仰,让观众在艺术欣赏中产生情感连接。在舞剧创作过程中,我们常思考,那些前赴后继的革命先烈,为了什么而牺牲?我想,最具体直接的动力是为了自己的下一代、他人的下一代、中国的下一代更好地生活。从这个角度切入,每位观众都可以代入到李侠与兰芬的角色中,找到情感共鸣。
作品中的人物,平凡而伟大。比如兰芬,她投身隐蔽战线工作之初,并没料到会有那么困难和危险,她也曾有过畏惧。她革命信仰的确立和坚守,是随着她对李侠感情的深入而逐步加强的,角色成长轨迹清晰可辨。不少观众都被男女主角最后诀别的那段双人舞感动,因为他们表现出的操守、情怀和信念,超越年龄、跨越时代。
至今,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各地已巡演数百场,许多年轻人自发“二刷”“三刷”,甚至还出现了追剧的“电波迷”。社会各界对于这部作品的肯定,是在充满活力的时代大潮中对艺术守正创新的认同与追求。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创作团队与演员,大多是“80后”“90后”和“00后”的年轻人。创作中,他们深入研读历史档案、体悟革命先烈的人生信仰和高贵品格,逐渐找到连接历史与现实的共情点和共鸣点。剧组全体人员走进李白烈士故居,一次次感知“在场”的精神洗礼和心灵震撼。李侠的扮演者王佳俊说出了年轻主创们的心声,“每一次起舞,都是一次致敬。我们带着使命感,总希望自己对红色文化可以了解更多,总希望通过不断学习让自己更贴近英雄……”
一些年轻演员在完成作品后,主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他们将内心的感动转化为艺术表现,进而感动更多同龄人、更多普通观众,以新的讲述形式将革命故事种植到这一代年轻人的心田,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创作再一次启示我们,只有满怀创作诚意、经过生活体验、深刻体悟革命历史后进行的创新表达,文艺作品才能迸发艺术感染力,更具说服力。
从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到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红色电波中潜藏的“精神密码”从未改变,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经典正在一代代人的再创造、再欣赏中,迸发时代活力。
(作者为剧作家、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艺术总监)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
从各式各样的吉他主题活动,到推动吉他走进居民生活,再到吉他年产量占全球吉他总产量的1/7,正安县十余年来大力发展吉他文化,不断擦亮吉他名片,以吉他赋能当地文化和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