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逝的电波》
电影作品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1938年,地下党员李侠奉命前往上海进行秘密电台的工作,组织同时派何兰芬与李侠假扮成夫妻,协助其工作。在艰苦卓绝的地下斗争中,李侠与兰芬收获了爱情,结为真正的夫妻。然而,在电台暴露急需撤离时,为了将两份重要情报发送出去,李侠牺牲在了新中国成立前夕。该片于1958年上映,成为几代人的回忆。其后又有同名歌剧、电视剧等诞生。2018年上海歌舞团创作了同名舞剧作品,引起“破圈”效应。
李白烈士雕像。资料图片
编者按:
在复杂艰险的峥嵘岁月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党员群体,他们隐姓埋名,穿行在风雨如晦、看不见硝烟的特殊战场上,凭着高超的技术与卓绝的智慧,与敌人斗智斗勇,为革命事业贡献着隐秘的力量。他们被称为党的地下工作者、潜伏者。
在众多描述隐蔽战线斗争的文艺作品中,《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不可绕过的经典。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在上海长期从事地下电台工作的共产党员李白,以李白为主要原型,拍摄了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被称为“新中国银幕上第一位‘文人’式英雄”的主人公李侠的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观众。
虎穴龙潭藏忠魂,与正面战场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斗争方式相比,隐蔽战线的战斗是静默、隐忍而又惊心动魄的,无数个不为我们所知的李白同志,以常人难以想象的伟大意志,用忠诚与信仰、大爱与大勇,铸就了无名丰碑。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李白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风萧水寒,旌霜履血,电波永不消逝,一代代赤胆忠心的无名英雄,永远令人铭记。
临近解放,敌人疯狂搜捕地下电台,李侠(孙道临饰)奉命转移。恰在此时,两个重要情报急需发报出去。李侠毅然承担任务,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当他被敌人包围时,依旧镇静地向延安发出了最后的告别信号。资料图片
1958年,共和国第一位女导演王苹执导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映。孙道临饰演我党地下工作者李侠,那坚毅而温润的英雄形象令人耳目一新。影片结尾,当李侠被捕前神情沉静的肖像,叠印在天蓝云白、红旗招展的背景上,那句令无数观众潸然泪下的诀别之语响起——“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六十年峥嵘岁月稠。这段震撼国人心灵的电波频率,经过一个甲子因缘际会的酝酿,又在新时代的伟大契机下,焕发出新的信仰之光,催生出一个新的艺术精品。2018年,上海歌舞团创排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演,引发轰动,迄今为止,已在全国巡演近三百场,依然一票难求。2019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大奖,并在今年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名单。
而这一切的源头,还要从1937年秋,那道穿着长衫、提着皮箱,无声而迅速地融进大上海车水马龙里的身影说起。他就是《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男主人公李侠的主要原型,中共上海地下党联络员李白。
李白夫妇与孩子合影。资料图片
所谓“中转式旅行”,是指通过选择时间、价格合适的中转票,将中转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因其具备票价更低廉、时间更灵活等优势,备受年轻游客青睐。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在冰上“滑”龙舟、在那达慕体验雪地赛马、在查干湖冬捕、在阿勒泰来一场古老的毛皮滑雪比赛……当“冰雪热”遇上“非遗热”,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