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艺文页面 > 正文

杂技剧《战上海》:赓续红色血脉 讲好中国故事

为欢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杂协组织了近年来新创编的优秀杂技剧(节)目晋京展演,用优秀杂技作品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中国精神、展示中国力量、讲好中国故事,礼赞建党百年。7月21日至22日,杂技剧《战上海》率先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拉开了“礼赞百年 同心向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优秀杂技作品展演”的帷幕。

《战上海》演出结束后,中国文联领导与演职人员合影。

《战上海》演出结束后,中国文联领导与演职人员合影。

杂技剧《战上海》剧照

杂技剧《战上海》剧照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前光、胡孝汉,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徐永军,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董耀鹏、张雁彬,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协主席边发吉,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杨承志,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中国杂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唐延海,中国杂协主席团、分党组以及各全国文艺家协会、中国文联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现场观看了演出并与演职人员合影。中国杂协团体会员单位、杂技院团(校)负责人代表,杂技界专家、学者及在京文艺界代表与首都观众一起在独具特色的红色主题教育中坚定了理想信念。

《战上海》是海派杂技对红色文艺作品的首次探索,在忠于史实基础上,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在上海地下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协助下解放上海的英勇事迹和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革命信仰。探索杂技与戏剧、舞蹈深度融合,突破杂技技巧固有程式和表演模式,让杂技惊险、刺激、柔美的本体特质为剧情推进带来许多精彩亮点,呈现出杂技艺术的新面貌。全剧采用以小见大的叙事手法,将革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以小人物见大情怀,从小切口展大格局,以正面战场和地下斗争两条主线交替展开,用杂技语言表现了解放上海战役的过程。全剧以1949年5月著名的解放上海战役为背景,合乎逻辑地艺术再现了在以江华、白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在上海地下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协助下解放上海的英勇事迹,艺术化地展现了革命先烈为追求理想、追求真理、追求光明而英勇奉献的感人故事。

展演为欢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而举办,又恰逢中国杂协成立40周年之际,作为中国杂协献给祖国母亲、献给党、带给在京群众的一份厚礼,《战上海》掀起了一阵“杂技剧”热潮。

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表示,杂技剧《战上海》在美学风格方面革命性变化最清晰的凸显,便是突破了杂技表演艺术传统幽默、滑稽的限制,而把英雄史诗、悲剧精神的崇高与前者有机融为一体,形成了浑然一体的新的审美品格。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由衷地赞叹,《战上海》将杂技与戏剧影视相结合,编创独特别致,立意深刻高远,剧情感人肺腑,节奏紧凑明快,表演生动流畅,技艺精湛高超,呈现出中国杂技艺术新时代的新水准,精彩空前。

“今年看过最好看的剧目——杂技剧《战上海》!谁能拒绝杂技呢?更何况是将杂技与剧情完美融合的谍战剧。感谢中国杂协带来这么好的剧目,让人长见识、受教育。”热心观众在现场激动地说。“既有电影的质感,舞台布置也极具上海特色,多媒体与舞台融为一体,真是精品佳作。制作如此精良,上海杂技团、上海市马戏学校费心了;演出如此成功,中国杂协用心了。”文艺界代表竖起了大拇指。

40年来,中国杂技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迎来了发展最迅速、变化最显著、成就最辉煌的历史阶段,杂技成为市场化、产业化程度很高的艺术门类,并成功通过艺术的方式将需求与市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连接起来。尤其是近年来,在中国杂协的团结引领下,杂技节目《九级浪——杆技》《突破——抖杠》、剧目《战上海》《桥》,魔术节目《纸飞机》《秘境》,滑稽节目《三个和尚》《小夫妻》等精品佳作频出,各级各类赛事展演频繁,杂技理论建设亮点突出,中国杂技在多个国际重大赛场摘金夺银,在重大主题文艺实践活动中广受赞誉。积蓄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文艺创作丰富经验的当代中国杂技,正自信绽放着似锦的繁花,向世人展示丰收的硕果。

“一定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精品力作,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唐延海表示,今后中国杂协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唱响时代主旋律,多出扛鼎之作,凝聚强大正能量,让杂技艺术担负起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重要使命,引领时代风尚。要继续加强市场推广,增强品牌意识,注重市场规律,用好市场运作手段,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要继续发扬好民族杂技艺术的优秀传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彰显民族品格和自身特质,并以此作为中国杂技发展的现实途径,将伟大建党精神铸入新时代中国杂技精神,让世界通过杂技了解中国文化,彰显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历史使命。

(责任编辑:陈玲玲)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光影相伴 共迎新年   2025,电影院见

    光影相伴 共迎新年 2025,电影院见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2025-01-03 09:36 电影
    火车“慢”游,一趟集齐沿途风景

    火车“慢”游,一趟集齐沿途风景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2024-12-23 10:33 小兴安岭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2024-11-20 10:30 河北文旅
    逛市集 看演出 赏非遗,去街区赴一场城市休闲游

    逛市集 看演出 赏非遗,去街区赴一场城市休闲游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2024-10-21 11:00 文旅
    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2024-10-15 10:27 戏曲 剧种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2024-09-29 10:40 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2024-09-25 17:29 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2024-09-13 10:04 《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2024-09-10 10:14 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

    2024-09-03 09:53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