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公共艺术作品全球征集活动在首钢三高炉举行最佳作品揭幕仪式。10件最佳作品中,7件作品将在北京的冬奥场馆以及城市公园等公共空间建设。
本次征集活动自去年7月9日正式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国内、美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俄罗斯等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313名应征人提交的1611件应征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共评选出入围奖方案44件,提名奖方案20件。
作品《No.3来自另一个平行宇宙的单板滑雪运动员》落地首钢园区。
北京市规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10件最佳作品中,7件在北京建设落地。安装地点既有冬奥场馆,也有城市公园等公共空间,“真正做到让冬季运动融入亿万民众,让人民群众成为文化艺术的参与者和共享者。”
7件作品中,有6件已建设完成,包括国家速滑馆西北角《雪舞·2022》、北京冬(残)奥村-下沉广场入口《一路风景·生命的律动》、延庆赛区主入口广场的《张灯结彩》、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舟》、北京石景山游乐园南广场《新ET》、首钢园区-三号高炉东南侧绿地《No.3来自另一个平行宇宙的单板滑雪运动员》。国家速滑馆的《赤韧》正在制作中。
北京冬奥组委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韩子荣表示,本次征集活动充分体现了北京冬奥会“共享、开放”的办奥理念,诠释了团结、和平与友谊的现代奥林匹克精神;艺术语言多元、表现形式多样的作品,极大丰富了北京城市文化语境,这些作品也必将成为北京市标志性城市景观和亮丽的城市名片,助力进一步提升北京城市建设和城市文明。
“把宋朝历史中看上去非常‘现代’的事项单独抽出来,加以放大,最后服务于‘宋朝是现代的’这个结论。”近日,著名学者赵冬梅对《风雅宋》等“宋粉”式写作提出批评,称这些书的内容是“非历史”“反历史”的。
前阵子的热播剧《梦华录》,改编自关汉卿的《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可见,即便在当代,关汉卿作品背后的议题,都能与现实无缝衔接。
历史上的圆明园到底有多大?很多人以为清代的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个园子组成,并称之为“圆明三园”,其实,除了上述三园,清代的圆明园还有熙春园、春熙院。熙春园位于清华大学校内,目前还能寻觅到当年熙春园的许多名胜古迹。而春熙院位于何处?长期以来,对于春熙院的具体位置,史学家们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春熙院位于绮春园南侧的万泉河以南,即今北京大学的北部地域;有的则力主春熙院真实的地址位于长春园东北隅墙外的“二河开”地区。
“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从民间流传的俗语之中,就能知晓,立秋的早晚颇有讲究,甚至影响着天气的冷热变化。但遗憾的是,今年的立秋节气恰处在三伏天中末伏的开始之前,正是老人们所说的“秋包伏”。所以,看着恼人的高温,炙热的阳光,可见“三伏天”的威力仍然不容小觑。
说到洗脑的作品,我想李白的《静夜思》一定排得上榜。因为这毕竟是每个人最开始就会背诵的几首诗之一。那究竟为什么这些作品,能这么轻松地就刻在我们的脑海中呢?
开创元代新画风的赵孟頫、绘制出世界名作《神奈川冲浪里》的浮世绘艺术家葛饰北斋、“印象派领导者”莫奈、雕塑大师罗丹……如果你对这些名字耳熟能详,那么你可曾听说过管道升、葛饰应为、贝尔特·莫里索、卡米耶·克洛岱尔?
2019年10月27日对于中国、对于北京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的对外开放,对于外国人实行144小时过境免签、24小时过境免办边检手续政策 。这标志着我国走向国际化又迈向了重要的一步。大兴机场的整体设计美轮美奂,整体的外形是一只凤凰的图案。正是象征着咱们中华民族在经历苦难之后,再次浴火重生。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施孤等,人们在这一天祀亡魂、放河灯、焚纸锭,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一起,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一尊名为“后羿射日”的雕像近来引起争议。网友发现,雕像中人物卷头发、宽眼距、大鼻头,更像欧洲人,手持的也是英格兰长弓,且呈裸体,与其说是“后羿射日”,不如说是“大卫射日”。有网友调侃说,后羿学会赶时髦,知道烫发了,是留学时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