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艺文页面 > 正文

昆曲焕新离不开“青春诀”

▲ 黄 卓  绘

▲ 黄 卓  绘

今年是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第23年。自从昆曲成为中国的“非遗之首”,随着政府对非遗的保护与社会动员,昆曲的命运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从日渐衰微的趋势转变为具有生机与发展前景,昆曲的存续与价值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共识。

其中,年轻人的关注与喜爱,是昆曲传承与传播过程中非常突出的现象。譬如,从剧场的观感来看,从“座中皆白发”到“座中皆黑发”成为一种直观的印象与感叹。这种景观迥异于许多虽然成为非遗但仍然缺少受众的剧种和传统艺术。在不同版本的“京城四大俗”里,一般都包含“听昆曲”这一项,这也意味着在文化消费里,昆曲仍然受到关注,甚至会成为品位与身份的标识之一,这些也都是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

青春版《牡丹亭》的巡演与运作,可以说是这种转变的“第一桶金”。青春版《牡丹亭》由著名作家白先勇策划,由苏州昆剧院于2004年开始巡演,迄今已有20年,演出400余场。青春版《牡丹亭》选择青年演员主演大戏,因之名为“青春版”,并以培养年轻观众为目标,以国内外著名大学为重要推广场所。不仅将经过现代更新的“昆曲新美学”进行传播,而且扭转了昆曲的观念,使其成为一种在青年中的流行文化。这一时段的大多数年轻人对昆曲的关注与兴趣,首先是从青春版《牡丹亭》开始的。时至今日,尽管《牡丹亭》的版本很多,各个昆剧院团的新编昆曲层出不穷,青春版《牡丹亭》仍然是昆曲演出里最受欢迎的剧目之一,已经成为“文化经典”。

非遗在中国社会的普及与流行,与青春版《牡丹亭》的巡演相辅而成。自2006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生效后,我国政府对非遗进行了强有力的推广与建设。不仅各级政府都设立非遗相关部门,进行常规的非遗评审,推动非遗立法,而且在高校陆续开设非遗专业。非遗保护成为一种新的话语,将原有的“民族艺术”“民俗”“民间文化”之类的话语进行“翻新”,成为一种全民关注并吸引社会各界投入资源的文化活动。青春版《牡丹亭》的运作中,就有效地和非遗的概念相结合,提出“原汁原味”“只删不改”等昆曲制作理念。由于昆曲是中国第一个进入世界非遗的项目,在非遗保护的实践里,昆曲往往会成为最早实施与试验的领域,诸如文化生态区的设立、各级传承人的认定等,昆曲与非遗在中国社会日益渗透,日渐成为年轻人熟悉与关注的对象。

昆曲是中国文化在明清时代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艺术,它像一个倒三角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诸多精华汇聚于一身,譬如昆曲文学与我国的诗文学联系紧密,昆曲音乐是我国古典音乐的宝库,昆曲表演与昆曲美术是我国古代舞蹈、舞台艺术与工艺美术的结晶。对于年轻人来说,它就像是一种文化血缘,不仅蕴含着我国文化的基因,而且是我国文化的重要资源库。换言之,昆曲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一种通往更多种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通过了解与学习昆曲,可以接近与进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殿堂。

新世纪以来的昆曲发展,实现了一种重要的范型转换与价值重构。百年间,昆曲从宫廷艺术转变为民间艺术,如新编昆曲《十五贯》就进一步实现了昆曲的转型。21世纪以来,昆曲发掘了“情”与“美”的元素,以情感的表达作为昆曲的内核,以古典又现代的美学作为昆曲的景观,部分新编剧目得以参与当代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因而重塑了昆曲的形象。昆曲作为既承接了“过去”又指向“当下”并参与“未来”的传统艺术,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符号之一,与当前社会文化进行更为深度的融合。正是在这一点上,昆曲的发展与年轻人的关注处于一种紧密的互动与共振之中,从而有益于塑造一种具有新的“现代性”的中国文化。

(责任编辑:陈玲玲)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当人与动物和谐共生 祥瑞自然来了

    当人与动物和谐共生 祥瑞自然来了

    宋赵昌(传)《写生蛱蝶图》卷局部五代黄筌《写生珍禽图》卷局部清郎世宁《十骏图·万吉骦》轴宋陈居中《四羊图》页宋赵佶《芙蓉锦鸡图》轴◎王建南展览:万物和生——故宫博物院藏动物题材绘画

    2025-05-16 10:45 当人与动物和谐共生 祥瑞自然来了
    李松林油画:古云梦泽,浪漫乡愁

    李松林油画:古云梦泽,浪漫乡愁

    5月15日,“滋·云梦泽——李松林艺术展”在卓尔美术馆开展。

    2025-05-16 10:12 古云梦泽,浪漫乡愁
    闻立圣中国画:丹青妙笔,四季恋歌

    闻立圣中国画:丹青妙笔,四季恋歌

    纸上山水含笑,墨间花鸟传情。5月13日,“画坛问道——闻立圣中国画学术展”在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揭幕,90余幅充满中国风情的画作亮相。

    2025-05-16 10:11 丹青妙笔,四季恋歌
    毕加索艺术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幕 展期至8月31日

    毕加索艺术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幕 展期至8月31日

    4月26日,《无尽的创造力――毕加索艺术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幕。

    2025-04-27 10:31 毕加索
    “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为情怀更为艺术

    “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为情怀更为艺术

    图为“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上,观众在拍摄展品。记者徐彦摄最近,杭州的一场展览火了。

    2025-04-22 11:33 黑神话,悟空
    古人那些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印章

    古人那些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印章

    西周 三角形与椭圆双联玺春秋 菱形“王戎兵器”玺春秋 “士君子”双圆形+三角形玺元 钱选 《王羲之观鹅图》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如今

    2025-04-16 14:42 印章
    故宫特展来了!172件文物感受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

    故宫特展来了!172件文物感受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

    4月14日,“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特展开幕式在故宫博物院举行。特展将于4月15日至7月27日在故宫神武门展厅展出。

    2025-04-16 14:32 故宫
    近距离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外国游客感受“中国之美”)

    近距离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外国游客感受“中国之美”)

    中外游客体验湘西苗族传统服饰。

    2025-04-08 10:07 中国文化 魅力
    越剧《红楼梦2025版》舞台版和电影项目启幕

    越剧《红楼梦2025版》舞台版和电影项目启幕

    3月29日,演员表演越剧《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选段。当晚,缘梦·芳华——越剧《红楼梦2025版》舞台版和电影项目启幕宣推活动在福建芳华越剧院举行。

    2025-04-01 10:50 越剧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守宝人丨云端守寺三十载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守宝人丨云端守寺三十载

    3月25日,冯开平在金灯寺敲钟。海拔1500多米的太行绝壁之上,山桃花掩映着历经千年风霜的金灯寺。66岁的守寺人冯开平微弯着腰,轻轻擦拭着佛像上的尘埃。

    2025-04-01 10:41 守宝人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