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艺文页面 > 正文

文戏不“温” “奇”上立意

新编京剧《齐白石》观后记

京剧和国画都属于国粹艺术。以京剧的艺术样式表现国画大师齐白石的传奇人生,是一件有探索意义的艺术创举。新编京剧《齐白石》截取20世纪20年代享有盛誉的齐白石“衰年变法”这段重要人生经历,表现他执着于艺术理想,不为世俗功利所驱,只为艺术求索,终于成就了常人所不能成的业绩。

绘画大师的人生经历和精神内涵并不容易表现,尽管人们说“人品即画品”,但世俗伦理与精神境界在画家身上并不完全一致。画家的人生风景,主要靠一幅幅画作呈现。塑造齐白石的形象,不表现他的绘画不成,太多表现又会遮盖他的性情、个性。《齐白石》重点刻画人物,他在精神世界里对自由的渴望、对故乡的追寻、对母亲的尊崇以及母亲对他人生的引领作用,在演出中都有比较充分的表现。

文戏不“温” “奇”上立意

《齐白石》也表现了齐白石在艺术追求上的内心矛盾:他不断求索、不断提升,由乡村木匠蜕变为国画大师。他有过被蔑视、被羞辱、被排挤、被打压的经历,也有过出人头地、追求世俗功利的现实目的;他有过大红大紫之时,也有落寞无奈之际。最终,他放弃了功成名就、养尊处优的优越处境,甘愿为了艺术理想一改画风,变法求新,明知这是险招、奇招,弄不好会将积攒的名声毁于一旦,会把已经打开的盈利空间自行摧毁,让一家人的生活重归困顿,但他还是执着于一己意念,无怨无悔。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为他所热爱的大自然的花花草草、人物、动物状写永恒的神韵。

《齐白石》保持了传统戏曲一人一线贯穿的情节模式,同时也塑造了小夫人宝珠、戏曲大家梅兰芳、北平画界领袖周龢父、书画商人苏礼斋、齐白石精神上永远的依靠——母亲的形象。作为一部老生戏,它行当齐全。特别是还运用了表现主义手法,将齐白石的内心外化,塑造了两个幽冥世界的精灵形象,他们亦仙亦道、亦神亦鬼,一个是“尘想”、一个是“神思”,一个是丑角、一个是花旦。“神思”,令人想到神妙之思维,代表超拔之精神;“尘想”,令人想到尘世之念想,代表功利之考量。

文戏不“温” “奇”上立意

英国戏剧理论家威廉·阿契尔认为,戏剧是危机的艺术。《齐白石》从齐白石的人生低潮写起:他的孙子在老家生病,需要他拿钱救治,他的钱存在银行里,银行却倒闭了。他无计可施,无法可想,昏沉沉躺倒在银行门边、大街之上。危机也意味着转机,此时众多画商围堵上来,原来陈师曾将齐白石的画作选送到日本去参加画展,引起轰动,齐白石的画作成为人们争抢的对象。此剧表现了齐白石人生艺术的辩证逻辑,在对立关系、矛盾两极中展开他的行为选择,既表现了齐白石人生经历的祸福相依、得失互补,也表现了他艺术道路的跌宕起伏、不破不立。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即使天赋异禀、贵为大师的齐白石也是一样,他的寒门出身、外乡身份,让他在京城画派中立万扬名颇不容易。他如果安享晚年、墨守成规,至多也就是个庸常画匠,可他就是不想被买画的、求画的人牵着鼻子走,去画一些应景的、受人们热捧的、可以卖个好价钱的画作。他不想重复自己,不想画那些行画,他要开宗立派,独闯一条新路。他自有过人之处:一大家子人需要他卖画抚养,他也有过矛盾、犹疑,“尘想”和“神思”在他心中不停争辩,可他最终还是舍现实之钱财,求艺术之义理。

 新编京剧《齐白石》剧照  本版图片由北京京剧院提供

新编京剧《齐白石》剧照  本版图片由北京京剧院提供

齐白石与梅兰芳在艺术境界上殊途同归,都是业界翘楚,并且惺惺相惜,不甘于安稳平正,而要出新出奇。他与周龢父不打不相识,尽管周对他居高临下,不屑于他的画法,可是齐白石却不计前嫌,诚恳拜师学艺,最终海纳百川,转益多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让周对他刮目相看、青眼有加、心悦诚服。

齐白石经历过退画毁画、塑像毁像,每一次打击也是艺术攀登的阶梯。他废寝忘食、以墨为食,创立了“红花墨叶”“工笔蜂蛩”“写意人物”“传神花鸟”。青眼白眼也好,热捧冷遇奈何,毁誉参半也罢,齐白石就是齐白石,他的创新之路、探索之路,犹如把自己放进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毁掉旧我、锻造新我。人生浴火重生,艺术炉火纯青,他一直都是那个追求理想、自性光明的人。

《齐白石》结构完整,唱词优美,文戏不“温”,“奇”上立意。齐白石的气血与他的画作神韵有机融合,寻寻觅觅,悟得真谛,会心一笑,境界全开。总之,这是一部内容丰实、创意新颖的好京戏。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北京市文联特约评论家)

(责任编辑:陈玲玲)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恭王府博物馆展示馆藏皮影精品

    恭王府博物馆展示馆藏皮影精品

    近日,“世间日月影中乾坤——恭王府博物馆藏皮影精品展”在位于北京的恭王府博物馆东二区展厅开展。展览以历史上恭王府与蓟州皮影的联系为线索,介绍清代皮影戏在北京城繁荣发展的历史概况以及清代王府的养班习俗等。

    2024-06-06 09:54 皮影戏 恭王府博物馆
    二里头:中华文明礼乐文化的清晰足迹

    二里头:中华文明礼乐文化的清晰足迹

    二里头遗址是中国青铜时代首个大型都邑,为研究中国都城规划制度的开端,青铜礼乐制度的形成,最早核心文化的出现,从古国到王国的转折等重大考古、历史问题,提供了关键信息。二里头时代,中华文明实现了从“多元”到“一体”的转变,二里头文化诞生与发展的过程,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2024-05-30 09:51 二里头文化 中华文明礼乐文化
    五千多年前的氛围感穿搭是这样的!

    五千多年前的氛围感穿搭是这样的!

    眼下正是出游踏青的好时节,五千多年前的先民更中意什么样的春日出游穿搭?三个看点带你认识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2024-05-20 10:38 甘肃省博物馆
    绘就中法艺术交流的动人风景

    绘就中法艺术交流的动人风景

    日前,中国美术馆策划推出“刘开渠与留法雕塑家作品展”,展出刘开渠、滑田友、王临乙、曾竹韶、熊秉明等20世纪上半叶留法雕塑家的作品140余件,讲述中国现代雕塑与法国艺术的源流脉络。

    2024-05-09 09:53 中法艺术交流 中国美术馆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深入解读商文明,厘清商文明发展脉络,展示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生动呈现了商文明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说。

    2024-04-09 11:18 殷墟博物馆新 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品总量14万余件,特色藏品有农业古籍、传统农具、彩陶、票证、农业宣传画、高密年画、土壤标本、农业蜡果等,其中一级文物213件。馆内设有基本陈列“中华农业文明”、专题陈列“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还有农业科普馆、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事园等,生动展示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农业文明。

    2024-03-26 09:42 中国农业博物馆 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吴兴”为湖州古称,自三国始立一直都是江表大郡,两宋时期,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四方士大夫乐山水之胜者,鼎来卜居”,留下了众多名园佳构,形成了以山水泽地园居为主的别业集群。

    2024-03-19 10:47 吴兴河 湖州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上海,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本,正日益深入践行其文化使命,搭建心灵沟通之桥,修筑文明互鉴之路,让中国看到世界,更让世界看到中国。

    2024-03-15 10:37 文化传播 上海制作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曾有短剧导演接受采访时说:“竖屏短剧世界里,主打的就是一个‘白日做梦’,我们给用户提供的就是情绪价值。”如今,这份情绪价值的投喂对象直指年轻人。

    2024-03-14 10:41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平遥坚持保护为先,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古城特色,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发展。旅拍热兴起后,平遥县职能部门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指导、培训,同时加强对旅拍行业的监管,确保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拍行业健康发展。

    2024-03-11 10:14 文旅融合 平遥古城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