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图书馆里人气旺”一文中以石景山区居民在家门口图书室享受阅读服务,切身感受幸福满满和文化自信为例,宣传介绍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加速推进和群众文化获得感显著增强的喜人成效。与此同时,在2020年全国“书香城市(区县级)”发现活动评选中,石景山区作为北京市唯一一家成功入选。本次“书香城市”发现活动全国共有37个城市申报,经过严格筛选,包含石景山区在内的14个城市(区县级)入选。
近年来,石景山区深入贯彻党和国家“倡导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社会”的总体要求,积极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牢牢把握首都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和石景山“三区定位”,以创建国家和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将文化建设作为引领区域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努力营造书香石景山文化氛围,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全面提升。
一、特色品牌引领地区阅读新风尚
石景山区图书馆是国家一级图书馆,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一馆两址,包括总馆和少儿馆。多年来充分发挥文献资源优势,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形成了“石图讲坛”“小小书虫俱乐部”“快乐阅读直通车”等多个特色活动品牌。“石图讲坛”自2007年创办以来,先后邀请红色后代、各界名家走进石景山,免费为群众带来高品质专题讲座,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小小书虫俱乐部”是图书馆少儿馆特色亲子品牌活动,创办于2009年,定期组织开展亲子故事会、亲子手工会、科学小达人、英语故事会等亲子阅读活动,深受小读者喜爱以及家长认可。“快乐阅读直通车”定期开进街道社区、学校、敬老院等地,将图书和阅读活动送进基层,让群众在家门口品味书香,参加读书活动。2019年,区图书馆共组织全民阅读活动740余场,4万余人参与其中,读者外借图书116万余册次。石景山区图书馆先后被评为“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全民阅读示范基地”,区图书馆少儿馆连续多年获得“十佳绘本馆”“全国最美绘本馆”“最具影响力绘本馆”等全国性奖项。
二、深化机构改革,激发全民阅读活力
(一)扎实推进总分馆制建设
作为全国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试点,我区按照“一刻钟服务圈”要求,以服务半径、服务人口为标准,科学绘制总分馆制地图,合理确定分馆和基层服务点布局。在全区各街道挂牌建立图书分馆,在冬奥组委办公地、郎园park文创园区、银保建国酒店建立3个特色分馆,在60个社区建立基层服务点,形成“1+12+60”的三级总分馆制体系。制定总分馆制建设标准化操作手册,明确规范工作流程,统一标志标识、服务供给、服务标准和管理机制。2019年区图书馆完成基层图书流转配送需求服务908次,“快乐阅读直通车”活动配送234次,推出“你读书我买单”、夜间延时开放等便民、惠民服务措施。成立区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总分支队,开展“图书漂流”志愿服务活动,入选2019年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五个100”先进典型项目和2019年“春雨工程”。
(二)有序推进法人治理结构改革
石景山区图书馆理事会于2018年7月成立,由14名理事组成。其中社会理事10名,形成了公众广泛参与的多元治理结构。理事会成员在各自行业中有一定工作经验,具备履职能力。作为区图书馆的决策机构,理事会监督图书馆的履职情况,向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并报告工作。发挥理事成员的社会资源优势,面向公众每月开设理事接待日,了解群众文化阅读需求,倾听对地区文化发展建设的意见建议,促进地区文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的提升。
三、街道全域推行社会化运营,助力全民阅读遍地开花
在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进程中,我区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作为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进专业机构运营9个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和部分社区文化室。通过社会化运营的实施,全区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平均开放时长达到72小时,服务项目和服务人次较实施运营前同期增长6倍以上,服务效能和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满意率显著提升。
为积极倡导全民阅读,打造书香石景山的文化氛围,社会化运营团队结合各自辖区居民阅读需求,策划开展了“朗读者大赛”、阅读小时光、共赏中华诗词之美、经典国学鉴赏、亲子阅读互动、户外文化夜市等创新活动,推出场馆预约、定制活动等惠民服务项目,打造了栖社生活美学馆、良阅城市书房、“家+home”会客厅等一批特色阅读空间。在市文旅局组织的2019年度全市街道(乡镇)综合文化中心效能评估排名中,石景山区包揽前4名,8个街道位列全市前20名内。
四、24小时阅读空间点亮石景山夜空
书香石景山24小时阅读空间。今年9月30日,位于区文化中心一层外侧东北角的“书香石景山24小时阅读空间”面向公众正式开放。阅读空间采取一站式无人值守、智能化服务方式,凡持有北京市公共图书馆网络联合读者卡(简称“一卡通”)的读者均可免费进入。3000余册图书和20余个阅览坐席,为市民群众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自主借阅和学习环境。
图书馆+书店“馆店”结合构建阅读新空间。在全区建设50个“文轩云图”24小时智能书店,具有按需定供、通借通还、24小时不打烊、新书上架流通速度快等特点,与公共图书馆资源形成有益补充,让图书资源服务在全区范围内得到了均衡配置与发展,有效解决了全民阅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自2018年建设以来注册用户1.1万余人,其中2019年共借阅图书36644册次,年流通率1.87次。相关工作成果被中宣部在全国农家书屋工作会上做经验推广。
五、文化科技融合开启阅读新时代
搭建数字阅读平台。作为第三批国家示范项目—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制的核心创建成果,“石景山文化E站”平台、“石景山文E”手机APP及“石景山公共文化”微信订阅号已经成为地区群众享受数字阅读的主渠道。平台内容涵盖国学、音乐、书法、外文绘本、连环画、冬奥专题、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专题等,方便群众随时随地享受阅读。在上半年疫情期间,平台精选推荐海量电子图书、文博名师讲坛、抗疫知识专题、经典影片、慕课资源等数字资源共计41TB,组织开展原创作品有奖征集、庆元宵猜灯谜、疫情防控知识大闯关等形式多样的线上文化活动,为特殊时期市民居家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大数据采集分析平台。借助平台对场馆人流数据、活动开展情况等进行采集,综合分析服务群众性别年龄、享受服务时长、图书借阅偏好、活动行为取向、情绪愉悦指数等信息,精准推送公共文化服务或活动项目,进而提升市民对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
六、文旅融合激发阅读新动能
2020年,区图书馆入选文旅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功能融合试点单位”。为探索文化和旅游空间双进入、功能双融合的工作路径,制定了《石景山区图书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开设旅游专题书架,在服务窗口设立旅游咨询台,向读者免费发放石景山旅游资源地图等旅游宣传资料,宣传展示石景山特色旅游产品。加强旅游文献资源建设,编辑旅游相关二次文献,组织收集整理石景山旅游音频故事、“灵动石景山”等旅游数字文献资料,不断充实图书馆地方文献、西山永定河数字资源库,助力打造西山永定河文化名片。同时通过石景山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加大石景山旅游资源宣传推荐,开展文化景观宣传等旅游相关文化活动,大力宣传“三道五区”旅游文化名片。拓展在宾馆酒店建设公共阅读空间,高水平建设银保建国酒店图书分馆并面向读者开放,同时在分馆中植入旅游元素,开展石景山区旅游资源、产品宣传推广。
浮躁的社会、生活的压力,让读书已经慢慢淡出很多人的精神生活。互联网充斥海量碎片信息,让浅层阅读占据我们的时间和大脑,当当希望通过“把书读书来”这种更具仪式感的方式,唤醒人们对深度阅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