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知识》创刊号封面
中华书局《文史知识》杂志1981年创刊,于今整整40年。40年来,几代编辑坚持“守正出新”的理念、“大专家写小文章”的传统,打造这本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文史读物,影响了几代读者。《文史知识》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文史知识的重要阵地,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文史知识》把中华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的历史文化介绍给广大读者,这是一本普及性刊物的重要贡献。《文史知识》先后设有“治学之道”“特别关注”“文史百题”“诗文欣赏”“随笔·札记”等栏目60多种,一定意义上说,它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变迁、人文风貌,同时也体现了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始终不变的宗旨。
办刊很辛苦,要每期变着花样去组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给读者送去一期期精彩的内容。如2021年第四期“特别关注”栏目,通过神话探寻文化源头,讲述中国历史故事。不仅内容精益求精,为提升读者阅读体验,刊物在形式上也不断尝试和探索。近年来,加强开本、封面、版式设计,让这本杂志在不失庄重古朴本色的同时,增添了新鲜活泼的气息。在选题策划、文章组成等方面,想读者之所想,以创新迭代保持文史刊物的青春活力。40年来刊发近480期,选题与内容非但没有枯竭,反而如有源头活水。读者换代,重要文史知识的传授不能停滞。这种传授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随时代的前进、形势的变化,以新的观点、新的角度去做新的诠释。
文史普及刊物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名人写名文”是组稿原则:写这个题目的一定是研究这个课题的“名人”,也就是专家。如写王安石变法,编辑部请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漆侠先生;写魏晋文学,请徐公持先生;谈文字训诂,请许嘉璐先生等等。不仅如此,在“名人写名文”基础上,还恪守“大专家写小文章”的传统。翻开20世纪80年代的《文史知识》,朱东润、夏承焘、陆宗达、钱锺书、周一良、季羡林、任继愈、赵朴初等众多名家宿儒都是它的作者。在今天的杂志作者名录中,也时常出现叶嘉莹、白化文、陈来、王邦维、刘跃进等知名学者的身影。这些知名学者的文章从不长篇累牍,也不佶屈聱牙,而是既准确又好读,便于来自各行各业的文史爱好者通过自学提高学养水平。当然,《文史知识》也注重挖掘新锐的实力派学者,多年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年轻作者。名家和新锐通过一篇篇精品佳作,为几代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史养料。
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开门办刊、勠力同心。编辑部需要人来帮助,需要顾问、需要专家、需要朋友。兼有顾问、专家、朋友三项职能的组织就是编委会,《文史知识》受到读者欢迎和信赖,编委们功不可没。保持刊物高水准,还要顺应时代,不断自我革新,只有立足现实责任,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动,以全新的面貌面对新的时代挑战,才能让刊物永葆生命力。为此,编辑部组织新锐编辑温习刊物历史,体会肩上担子的分量,感受前辈们办刊的艰辛和快乐,鼓励他们以更大的热情和动力投入到编辑工作中去。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多《文史知识》这样的文化普及践行者和优质内容提供者,用现代方法激活历史文化资源,肩负起传承优秀文化、提升精神生活品位的使命。
一份真实的友情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无价之宝,在成功时,朋友可以在远方给予祝福;失败时,朋友也能陪伴一起渡过难关。今天小K想为大家讲讲在文学界,那些才子们的友谊究竟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