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通过了解不同图书馆的藏书,并在他们当中进行交叉比较,我们就能勾勒出特定时段内图书收藏的宏大画面,还会发现,流传到今天的书籍是参差不齐的。如今非常罕见的书籍,在历史上可能是被广泛阅读的畅销书,而我们今天所认为的那些经典文学,在当时可能无人问津。
博尔赫斯的一句“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道出了无数爱书者的心声。不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对书籍的热爱当然大部分源自其文本的光热,作为“实物”的书或图书馆本身则貌似不太重要。当我们手捧可以装下一座小型私人图书馆的电子阅读器时,无需油墨的香味或纸张的触感,我们也会深深感激数字阅读带来的便利。于是,面对实体书是否还有存在价值之问,有的读者会仓促地给出一个回答。皮尔森的《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全书想要启发读者的即是:书籍拥有超越文本的独立价值。每一本实体书都有着自己的文化和记录,它们共同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这或许,就是实体书在未来仍然需要并且能够存在的重要原因。
(原标题:数字化时代,纸书路在何方)
来源 北京晚报
2019年3月28日,由故宫博物院、中国紫禁城学会及金山办公软件共同发起,中国紫禁城学会和金山办公软件联合承办的“发现‘中纹’之美——首届中华符号数字化创意设计大赛”在故宫博物院正式启动。
2018年12月19日,由国家广电总局主办、国家音乐产业优秀项目奖励计划工作小组办公室与人民音乐出版社承办的首届"国家音乐产业优秀项目奖励计划"入选项目在北京正式发布
4月26日,被誉为教育装备第一展的第7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重庆开幕,该展览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装备行业规模最大、影响最广、专业性最强的品牌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