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文旅页面 >

这里,是中华文明的要地

晋中、晋北

这里是山西的中心

贯通南北,联结东西,王朝定鼎

这里是民族的熔炉

从春秋汉魏,到辽金明蒙

多元文化,碰撞与融会并存

汾河谷地,长城内外

23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处精彩

三晋之本

子虚乌有的赵氏孤儿

太原金胜村赵卿墓横空出世,映照了那个时代:在春秋末期,赵氏已成长为“巨无霸”势力,具备了成为诸侯、逐鹿中原的实力。

赵氏发家史可以说是整个先秦时代最具戏剧性的家族奋斗史。为人熟知的“赵氏孤儿案”只是文学虚构,其真实事件则是赵氏家族把持朝政的小宗与执掌赵氏宗权的大宗进行的家族内斗。

这里,是中华文明的要地

赵卿墓出土匏(páo)壶 摄影/卡拉·蔡

天龙山石窟

2020年央视春晚,一件在海外流失近百年的佛首,在亿万观众的瞩目下,展露笑颜。这尊佛首出自中国古代石窟雕塑艺术史上的“明珠”——天龙山石窟。

天龙山的北齐造像,在风格上继承了北魏造像对于精神的追求和表达,又兼受南朝以顾恺之为代表的绘画影响,将游牧民族的彪悍和南朝士大夫“秀骨清像”的飘逸风格融为一体。

这里,是中华文明的要地

图为该窟下层的三尊菩萨造像。中间是十一面观音立像,其右侧为文殊菩萨(骑狮),左侧为普贤菩萨(骑象)。摄影/任超

韦陀:自由而不逾矩

镇国寺与双林寺,位于平遥古城一北一南,既同为佛教名刹,又均以彩塑闻名。双林寺中最有特点的彩塑或许是一尊韦陀塑像。

在佛教信仰中,他是一位护持正法的大菩萨,甚至因为俊美的容颜惹下了“情债”,但双林寺中韦陀像却成熟英武,更符合“护法者”的形象。

这里,是中华文明的要地

双林寺千佛殿中的韦陀像

传说很久之前,一位花神爱上了为她浇水除草的年轻人,被贬为昙花,每年只能开花一瞬。年轻人被送往灵鹫山修行,赐名韦陀,忘记了前尘。

昙花却对韦陀恋恋不忘。每年暮春时分,当韦陀下山为佛祖采集朝露煎茶时,昙花都会蓄积所有的力量,让自己的美丽在这一瞬间绽放,只为让韦陀多看自己一眼。这便是“昙花一现,只为韦陀”的典故。

这里,是中华文明的要地

双林寺菩萨殿中的千手观音 供图/FOTOE

汇通天下

旅蒙晋商:处处都是生意

蒙古人有“敖包相会”的习俗,祭敖包的时间集中在夏秋。但装饰敖包要用的哈达和经幡,本地却完全不能自给。

晋商立刻嗅到商机,专门开设了哈达庄子,将哈达运到外蒙古,低档货出售,高档货则是打点寺庙和蒙古王公的赠礼。

这里,是中华文明的要地

晋商与戏台

对山西人来说,戏台恐怕是最不陌生的建筑了。据统计,山西地区现存古戏台约占全国古戏台的五分之四,并且大多数出现在庙宇里。

这是因为以歌舞演绎故事的戏曲是神人所共享的娱乐形式。众多戏台恰好满足了山西百姓神仙信仰的需求。

这里,是中华文明的要地

图中戏台上演出的是山西当地广为流传的杨门女将故事,戏台下游客驻足观望,如同跨越时空。 摄影/张慧杰

民族熔炉

崔浩之死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太武帝拓跋焘下令处死朝中重臣崔浩。在此之前,以崔浩为代表的汉族士人在北魏入仕,是由于北魏政权团结汉人世家的形势需要。

但汉族官僚士大夫帮助拓跋部君主树立皇权,建立专制制度,侵害了鲜卑贵族的利益。崔浩之死正是汉族与鲜卑贵族利益冲突的结果。

这里,是中华文明的要地

图为北魏墓葬出土的镇墓武士俑 摄影/动脉影

九原岗狩猎图

2013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忻州九原岗一座被盗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其中有一副多达200余平方米的北朝壁画,惊艳世人。

在墓道的东西两壁上,有升天图像与狩猎、仪仗图像,它们构成了一虚一实两种世界,表达了墓主人升仙永生和事死如生的观念。

这里,是中华文明的要地

图为西壁二层狩猎图局部。这种反身射虎的形象,实为经典题材,自汉代以来便经久不衰。

石头上的北魏音乐会

云冈石窟曾开启一项让不可移动文物“行走世界”的行动——以3D打印复制的形式,将第12窟等比例呈现。

第12窟的独特之处,在于弥漫着的音乐与舞蹈的气息,琳琅满目的乐舞形象,让人目不暇给,又被称为音乐窟、佛籁洞。

这里,是中华文明的要地

杂志内页

皇室华章

皇家“镀金”的陪都大寺

在大辽西京(今大同)有一座皇家寺院——大华严寺。辽代有在佛教寺庙供奉帝王御容的传统。源自中原王朝的宗庙祭祀,与辽地浓厚的佛教信仰的结合。

大华严寺作为辽代西京内的皇家寺院,用以供奉帝王御容像,其规模也首屈一指。

这里,是中华文明的要地

杂志内页

一路诵声自金来

山西朔州崇福寺中的弥陀殿,是一座历经千年却依旧保持初建时风貌的金代建筑。弥陀殿东西壁上的胁侍菩萨像十分吸睛。

不过,与我们日常见到偏女性化的菩萨形象大相径庭,殿中的胁侍菩萨嘴唇上都绘有两撇卷曲的胡须。体现了佛教菩萨形象从“书生化”到“去男性化”的过渡。

这里,是中华文明的要地

图为弥陀殿东壁说法图 主佛胡须格外明显 摄影/任超

繁峙壁画

所谓“南有永乐宫,北有岩山寺”,即指岩山寺拥有可以媲美永乐宫的壁画遗存。但岩山寺壁画仅存于文殊殿内墙,面积不足百平方米,如何能与永乐宫合称“双璧”?

它不同于一般寺观壁画,看不到起稿与粉本的痕迹,而是以大面积的工笔重彩、绘制出设色妍雅的青绿山水画卷,恰似遗留在墙壁上的北宋皇家院体画。

这里,是中华文明的要地

图为“太子背射九重铁鼓”,描绘了佛经记载的“太子显神力射穿铁鼓”的故事,捕捉了太子策马奔驰,转身回首,箭羽飞出的精彩瞬间。

绝塞雄关

塞翁失马的“塞”

西汉《淮南子·人间训》里有位著名的智者——“塞翁”,是指姓“塞”的老人吗?自然不是,故事的主人公是因为居住在边塞旁,所以被称为塞翁。

在中国北方,这道界线另有一个具化形象就是长城。因此又衍生出许多称谓——“塞上”“塞外”“紫塞”“九塞”,它们皆指长城内外。

这里,是中华文明的要地

糊口饭吃,难

按照明代的军事制度,驻守长城的军队,要自负盈亏。但是在明朝中后期,朝廷发放白银作为军饷,晋北边军只能向地主买粮。

流通白银数量庞大导致了通货膨胀,额定的军饷能买到的粮食越来越少。作为晋北的军人,甚至食不果腹,只能与蒙古人走私维持生计。

这里,是中华文明的要地

供图/图虫创意

(责任编辑:梁弈文)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深入解读商文明,厘清商文明发展脉络,展示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生动呈现了商文明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说。

    2024-04-09 11:18 殷墟博物馆新 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品总量14万余件,特色藏品有农业古籍、传统农具、彩陶、票证、农业宣传画、高密年画、土壤标本、农业蜡果等,其中一级文物213件。馆内设有基本陈列“中华农业文明”、专题陈列“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还有农业科普馆、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事园等,生动展示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农业文明。

    2024-03-26 09:42 中国农业博物馆 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吴兴”为湖州古称,自三国始立一直都是江表大郡,两宋时期,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四方士大夫乐山水之胜者,鼎来卜居”,留下了众多名园佳构,形成了以山水泽地园居为主的别业集群。

    2024-03-19 10:47 吴兴河 湖州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上海,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本,正日益深入践行其文化使命,搭建心灵沟通之桥,修筑文明互鉴之路,让中国看到世界,更让世界看到中国。

    2024-03-15 10:37 文化传播 上海制作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曾有短剧导演接受采访时说:“竖屏短剧世界里,主打的就是一个‘白日做梦’,我们给用户提供的就是情绪价值。”如今,这份情绪价值的投喂对象直指年轻人。

    2024-03-14 10:41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平遥坚持保护为先,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古城特色,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发展。旅拍热兴起后,平遥县职能部门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指导、培训,同时加强对旅拍行业的监管,确保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拍行业健康发展。

    2024-03-11 10:14 文旅融合 平遥古城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不久前,有朋友和我聊到金庸,谈及金庸小说的现代性,说到金庸小说的女主人公不同于传统小说,里面的女性均有血有肉,不是纸片人。朋友还举了“梅超风”和“叶二娘”两位为例子,说她们均有悲惨的过去,导致她们成为小说里的“恶人”,人物性格的形成并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这属于金庸小说的现代笔法。

    2024-03-08 10:04 金庸百年诞辰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3000多年前的陶三通、铸有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2024-03-05 10:13 殷墟 考古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要道,甘肃犹如一柄如意镶嵌在中国大西北,既有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024-02-28 09:52 “一带一路” 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月12日正月初三18时30分,中国文字博物馆内灯火通明,游人如织,“一字千年·博物馆奇妙夜”龙年夜场系列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2024-02-26 10:00 中国文字博物馆 殷墟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