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申遗成功,必将激发人们对春节非遗项目的热爱,增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动自觉。借助申遗成功的历史契机,各地要乘势而上,围绕春节假日旅游倾力打造新时期文旅深度融合的典范
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已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从喜气洋洋的中国传统佳节,到其乐融融的联合国假日,再到美美与共的人类非遗,春节这一中华民族传承赓续了数千年的民俗传统,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影响力。
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仪式最隆重、内涵最深厚、参与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节日,承载着无数中国人精神深处最美好、最难忘的亲情记忆与家园眷恋。每逢春节,人们总要跨越千山万水“回家过年”,家家户户在浓浓的亲情和欢乐祥和的氛围中辞旧迎新,祈愿来年诸事遂意、幸福安康。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过年也不再只满足于“吃好喝好”的口福之享,而是更加期待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希望能在阖家团聚的同时感受“诗和远方”的美好。春节旅游已然成为一种新时尚,北上赏雪、南下避寒、新年祈福和非遗体验等活动成为人们欢度春节的热门选择。文化和旅游部的统计显示,2024年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次达到4.74亿,出游总花费达到6326.87亿元。
无论是从影响力还是参与度而言,春节都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包含着大量的习俗仪礼、手工技艺与特色知识,蕴含着深厚的价值理念、文化精神和民族集体记忆,是中华文明最鲜明的代表性标志之一,也是极为优质的旅游资源与核心吸引物,在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方面,春节具有独特优势。
在非遗的内涵性与丰富性方面,春节年俗文化是一个立体、复合、连续的传统文化,是国情、乡情、民情、家情和亲情的融合升华。几千年来,国人围绕辞旧迎新、敬祖祈年、避灾驱邪、团圆喜庆、欢乐祥和等节日主题,创造、传承和积累了涵括天文地理、人文历史、伦理道德、政治经济、文学艺术、习俗风尚等方面的宏大实践知识。既有与春节密切相关的神话、传说、小说等文学艺术,年画、剪纸、花灯、灯笼等传统手工艺,舞龙、秧歌、高跷、社戏、曲艺等表演艺术,又有写春联、放鞭炮、逛庙会灯会花会等民俗活动,可谓绚丽多姿、包罗万象,这为开展旅游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精神内核。
在非遗的生活性与活态性方面,春节源于祭祀,融于生活,集中体现了国人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近年来,在经济发展、代际更替、媒介变迁、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因素的影响下,传统年俗的“味道”有些变淡,但整体而言,春节民俗活动仍然在人们的节日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买年货、贴春联、请门神、放鞭炮、发红包、舞龙狮、放花灯、逛庙会等传统项目,是绝大部分人春节活动的核心内容,春节非遗仍然是热烈活着的非遗,具有持久而强大的生命力,这也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条件和社会心理基础。
在非遗的地域性和特色方面,春节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佳节,由于地理、物产、习俗等因素差异,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例如,北方流行社火、庙会、踩高跷、跑旱船,南方则喜好舞龙灯、逛花市、看社戏。即使以江苏一地为例,也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除了知名的秦淮灯会,苏州、无锡等地还有叫火烛、打埃尘、烧松盆、照田财等特色年俗活动。这些散发着人间烟火气的地域文化之殊之美,可以让游客深刻感受地方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满足人们求新求特的旅游心理。
据统计,2024年春节前后,全国开展了4.54万余场非遗相关活动,剪纸、年画、灯彩、舞龙、灯会、庙会等非遗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春节”申遗成功,必将激发人们对春节非遗项目的热爱,增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动自觉。借助申遗成功的历史契机,各地要乘势而上,围绕春节假日旅游倾力打造新时期文旅深度融合的典范。
一是文旅部门应充分发挥引导和扶持作用,提升文旅融合的战略性、主动性和内涵性。鼓励各地深入挖掘春节中蕴含的价值观念、和合理念、行为规范、审美情趣和独特技艺,细致梳理春节非遗项目的资源谱系,大力开展春节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积极为经营者和传承人提供资金、政策、培训等方面的支持,提高其传承与创新的能力和活力。
二是市场经营主体要围绕阖家旅游、返乡旅游、自驾旅游等活动,打造具有春节文化底蕴和特色的文旅产品。重点是强化策划和创意能力,敏锐把握市场需求,围绕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等节日主题,因地制宜打造差异化、品质化的春节非遗旅游产品。特别是传承人群需要强化创新思维和市场意识,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积极创新非遗的艺术形式、经营形式与传承形式,打造出供需适配、广受年轻人喜欢的非遗“潮品”。
三是强化节日的国际传播与推广,不断提升春节的国际影响力,将春节打造成为海外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以“春节”申遗成功为契机,积极在全球广泛开展“欢乐春节”活动,以新年音乐会、新春巡游、新年家庭日、新春庙会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海外民众了解、喜欢并参与中国春节活动。同时,进一步发挥免签政策的效用,进一步提升海外游客入境旅游的便利性,吸引更多境外人员春节期间到中国旅游,感受浓厚而独特的佳节氛围。
再过一个月,我国即将迎来“春节”成功申遗之后的首个春节假期。相信这个春节假期将会更加热闹、更有年味,春节非遗与旅游将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让人们在游娱中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春节年俗之乐,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迎接充满希望与期待的新年。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
熊海峰耿卉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