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就像一本神秘而精彩的百科全书,想要读懂这本书,行走在路上便是最好的阅读方式。行走在路上,将学问做在甘肃这片浑厚而绚丽的大地上,你才能真正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感触中国人的情怀,感悟中国的深度。”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效祖曾这样描述甘肃。
馆校联动,走进博物馆上美术课;整合资源,编写特色课程读本……湖南长沙芙蓉区立足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携手湖南博物院、长沙市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以美术学科为突破口,围绕人文素养培养,共建“馆校美育大课堂”,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美的种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塑造健全人格、陶冶高尚情操的宝贵滋养。在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深入推进的当下,如何有效吸收传统文化精华,提升心理教育的多样性与创新性?这一课题,亟待关注与探讨。我们邀请专家深入阐释,提出建言。
3月8日,兴智家庭教育在海南三亚举办了“新家长荟"主题线下沙龙第二站。(沙龙活动场地照)本次沙龙的主题为“遇见更好的自己”。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发布关于开展戏曲教育数据采集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展全国戏曲教育数据采集与动态监测工作,对开设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等各层次戏曲相关专业的各类教育单位进行数据采集,完善全国戏曲教育基本信息,每年组织一次数据填报。
近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舞蹈、戏剧、影视”正式纳入课程标准,凸显了国家对“以美育人”教育理念的重视。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倡导下,美育已经和德育、智育、体育以及劳动教育并列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门类中,儿童戏剧是既能体现“美育特点”又能传递“美育精神”的艺术形式,这是因为,美育的目标是通过培养儿童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使其具备丰沛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儿童戏剧具有体验性、启发性、趣味性、游戏性等特征,与美育偏重精神内涵的特质相契合,又与美育培养健全人格的目的具有内在一致性,从而使儿童戏剧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美育价值。
“羽扇纶巾,四轮车,快似风云……”咚,咚咚咚咚,锵……京剧唱腔与锣鼓声交错,把观众目光汇聚在戏台之上。在江苏省南通市五里树小学小剧场,一场京剧演出火热上演。一身戏服、几点浓妆,小演员用惟妙惟肖的表演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2022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加载中Loading…”线上展览在5.20 5:20 p.m推出,沉浸式3D数字孪生校园首次呈现,有着钟楼、美术馆、灰墙、教学楼、圆形剧场和360°全视角中央美术学院的元宇宙景观,关于国、油、版、雕、壁、实验、人文、设计、建筑、城市设计等学院学生毕业作品的元宇宙场景,甚至实时阳光、雨露的元宇宙镜像,一起亮相。
近年来,湖南省资兴市积极推进传统戏曲进校园,通过设立培训基地、兴趣班、“第二课堂”等形式,邀请专业戏曲老师走进校园,为学生进行京剧、花鼓戏等教学辅导,让孩子们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省考五百多名,上戏、南艺、北电、山艺的校考都止步于初试。”近日,2022届辽宁省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生姜子怡在社交平台发了这样一句话,“没有复读的打算,艺术类院校只能‘随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