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正文

老舍:一个“文牛”“写家”

2019-02-02 16:01:33    光明网-《光明日报》  参与评论()人

编者按

2019年2月3日,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馆》……几十部经典令读者手不释卷;小羊圈胡同的祁家、钱家、冠家,拉洋车的祥子,茶馆里的三教九流……数不清的人物让观众回味无穷。半个多世纪以来,老舍的作品一版再版,也屡次被搬上荧幕和舞台,给人以欢乐和思考。适逢老舍诞辰120周年之际,中国老舍研究会前会长关纪新的《老舍评传》(修订本),入选一月光明书榜。借此,我们特别邀请两位学者带领读者重回老舍的文学世界。

老舍:一个“文牛”“写家”

老舍:一个“文牛”“写家”

老舍(1899.2.3-1966.8.24)

作者:傅光明(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

老舍最初是怀抱“写着玩玩”的心态写起小说来的。那时,还“不懂何为技巧,哪叫控制”,只好“信口开河,抓住一点,死不放手,夸大了还要夸大,而且津津自喜,以为自己的笔下跳脱畅肆”。特别是在人物描写上,老舍有明显漫画化的趋向。这在他最早的三个长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中,多有体现。不过,撇开小说的思想艺术价值不谈,单论以纯熟的京白写小说,老舍1925年在伦敦写的第一个长篇《老张的哲学》,已算是20世纪20年代最好的北京口语教本了。直到今天,小说里纯粹却似乎不那么高雅的京腔京韵,依然会从许多老北京人的嘴里随时飘出。

可以说,老舍以白纸黑字的书面形式提纯了许多北京人口语的日常表达,北京人许多约定俗成的大白话一经他的点拨,变得有了文化。如果细分,正如老舍的文学与北京的文学并非同一回事,老舍文学的北京口语,与北京的老舍文学之外的口语,也不一样。老舍的特色绝不仅在于他的“京味儿”,他的文学含有“京味儿”,“京味儿”却远不能涵盖老舍文学的全部。

老舍:一个“文牛”“写家”

《骆驼祥子》

关键词: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