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在用的汉字,你真地认识它吗?当同龄或者更年长的古文字一个个消亡,汉字为什么独活到今天?从甲骨文迄今3300年的历史,汉字经历过多少生死劫难?今天汉字是否依然存在危机,未来如何破局?
2018年11月28日晚,文字学家、中国文字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德宽在人文清华讲坛发表名为《了不起的汉字》的主题演讲,带领观众回顾了汉字在构形、书写效率以及是否要拼音化上所经历的三次“生死”危机,并回答了汉字繁简之争等热点问题。他同时在现场透露,现在只要认对一个甲骨文,可奖励10万元,鼓励大家投身古文字研究。
千余名观众到场聆听演讲,同时众多的网友在场外观看了在线直播。
什么是“汉字”?
小学语文第一课中的“天地人”为什么这么写?“汉字”这个名称正确的解释是什么?一开场,黄德宽教授从小学语文第一课入手,带领大家追溯汉字源流,并澄清了“汉字”的概念,它既不是指“汉代”使用的文字,也不是指“汉民族”使用的文字,而是指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在古代并没有“汉字”这个名称,先秦时代称作“文”“字”“书”“名”“书契”等,秦代才将“文字”连称,近代还称作“中国文字”,到了现代,“汉字”这个名称才流行开来。
汉字在夏代已经形成
黄德宽教授指出“汉字”之所以“了不起”,在于汉字是中华文明的伟大创造以及它所展示的顽强持久的生命力。世界上其它古老的文字,如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等早都消亡了,只有汉字从产生之日起,从远古到今天,度过重重困境,不断变革发展。
黄德宽教授表示关于汉字的起源目前还是一个未解之谜。传说认为黄帝史官仓颉受到鸟兽足迹启发创造文字,但是,这些传说难以据信。百余年来,现代考古学新发现为汉字起源的探讨提供了不少线索。在我国多个地区先后出现了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与文字起源关系密切的刻画符号,其中代表性的有河南舞阳贾湖遗址龟甲刻画符号(距今7500年)、陕西临潼半坡仰韶文化刻画符号(公元前5000—前3000年)、浙江良渚文化刻画符号(公元前3300—前3200年)、山东大汶口文化刻画符号(公元前3100—前2600年)等。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现的“文”“辰”等文字符号,可能是目前能见到的最早汉字(公元前2600—前2000年)。
黄德宽教授认为,在夏代,汉字已经形成。殷商时期(公元前14—公元前12世纪)出现了成体系的汉字——甲骨文。
认对一个甲骨文,奖励10万元
黄德宽教授在现场答疑时表示,为了鼓励大家研究甲骨文这门绝学,中国文字博物馆出台政策,面向全社会征集甲骨文的研究成果,认对一个甲骨文一等奖奖励10万,比较对的可获二等奖,奖励5万。已经有人认出了甲骨文中的“蠢”字,拿到了10万元的奖励。另有人认出了甲骨文中的“阱”字,拿到了二等奖,获得了5万元的奖励。目前还有两千多个甲骨文等着大家去辨识。
化解第一次危机:突破以形表意,走上“形声化”道路
从甲骨文看,汉字早期的构造主要是以形表意,通过摹写客观物象来构成文字符号,这就是所谓的“象形字”。
有些抽象的概念不易于直观表达,古人就利用抽象符号来组合或在原象形字之上加一个标指性的符号来造新字,这就是所谓的“指事字”,如“上、下、本、末”等。还有的字是将两个以上的象形字组合在一起,利用它们相互位置关系或意义关系来造成一个表达新的概念的字,这就是“会意字”。如“乘、涉”等。
早期是用“以形表意”的方法造字,即通常所说的象形、指事、会意造字法。这类造字方法在甲骨文时代占70%多,有明显优势。但是,以形表意造字有很大局限性,不仅符号众多,而且复杂的抽象概念,如心理、思维、情感、性态等,以及语言中的虚词,如代词“我”“之”等无形可象,难以构形。汉字发展遇到了第一个困境,即以形表意的构形危机:众多的概念无法通过以形表意的方式造出文字符号。
如何突破汉字构形困境?从殷商甲骨文看,当时有两条路径可供选择:
一是借助早已使用的同音借代的办法,即“假借”。据抽样统计,甲骨卜辞的用字假借占到74%。不过假借字多了就使得符号系统的功能容易发生紊乱,也增加了阅读和理解的困难。
二是用形声造字法来构成新字。如“蛛”,以“虫”作形符,“朱”作“声符”,表示读音。形声字在甲骨文中占有相当比例,约占29%。
形声造字法,一方面其形符与字义相关,继承了以形表意的传统;另一方面其声符利用系统中已有的符号表示字的读音,实际上开辟了通过字符表音来记录语言的广阔道路,从而突破了以形表意的构形困境。到西周时期形声造字就已逐步成为主要构形方式,经统计西周时期的新增字约有81%是形声字。到春秋、战国时期新增字中形声字占比为96%和99%。汉字构形方式系统完成了重大变革,到春秋战国时期,汉字构形基本实现了单一的“形声化”。这一变革从根本上解决了汉字符号生成的机制问题,使得汉字符号可以适应时代发展而生生不息,任何新词语、新概念都可以轻而易举地造出一个记录它的符号,如当代为化学元素创造的新字,就是用的这个造字法。
化解第二次危机:隶变突破古文篆体书写效率低下的困境
之后,黄德宽教授指出了汉字发展的第二次危机:书写效率。从甲骨文、西周青铜器铭文、战国简牍,到秦代诏版文字,汉字的形体都具有较强的形象性特征。汉字形体从描摹客观物象为基础而形成的字形,逐步发展成为曲线线条构成的形体,这就是篆籀(即大篆、小篆)字体。
战国时期,文字使用范围日广,区域分歧明显,篆书与实际应用追求书写便捷的矛盾日益突出,陷入书写效率低下的困境。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一方面推行“书同文字”政策,小篆成为古文字的终极形态。另一方面,隶书在秦代逐步成为通行字体。汉代承袭秦制,汉武帝时代隶变基本完成,隶书趋向定型,篆书退出日常使用领域。
秦汉时期的隶变,改变了古汉字的基本形态,从描摹客观物象而形成的篆体,变成为抽象点画组合的隶书,汉字形体完成了古今转变的历史性变革,从而走出了古汉字书写效率低下、不便应用的困境。
经过东汉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新隶体”,从而形成“横、竖、撇、捺、钩”等楷正笔画,到魏晋时代这种写法定型,就成为我们今天所说的“楷书”。楷书是汉字形体发展的极致,汉字的笔画系统和方块字形态最终确立。
值得注意的是,在汉字形体古今转换发展的过程中,汉代出现了草书,东汉到魏晋时代还在新隶体和草书的影响下,形成“风流婉约”的行书。草书、行书体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汉字书写求简趋便的尝试;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书写者的个性化追求和汉字审美的自觉,从而催生出举世无双的汉字书法艺术。
化解第三次危机:放弃拼音化道路,完成现代转型
黄德宽教授指出,楷书形成后,汉字形体基本固定。汉代以后儒家学说经典化,经学统治地位的确立,以及隋唐兴起的科举制度等共同发挥作用,使汉字的地位变得越来越神圣崇高,汉字系统也变得越来越稳定巩固。
但清代末年,在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下,中华民族和文化陷入深重危机,一些人将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归结为科技教育落后,而科技教育落后是因为汉字的繁难。因此,神圣的汉字逐渐跌落神坛,各种汉字改革方案纷纷面世,其中新文化运动对此争论最为激烈。当时,蔡元培、胡适、陈独秀、赵元任、黎锦熙、傅斯年、鲁迅等文化教育界的代表人物,都从不同角度发表了改革汉字的主张。以罗马字替代汉字,推行拼音文字成为大家的共识。
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是这个时期影响很大的一次新文字创造和推行的尝试。1928年,瞿秋白、吴玉章、林伯渠、萧三等共产党人,受苏联文字改革的影响,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开始研制“中国拉丁化字母”方案,1929年瞿秋白写成《中国拉丁化字母》在莫斯科出版。这一方案1933年传入国内,曾产生很大影响。
在西方文化冲击下形成的这场汉字改革运动,几乎将汉字推到了毁灭的悬崖。
在这个过程中,学者们觉得推行拼音文字需要一个过程,于是将简化字作为一个过渡措施提出。1920年钱玄同发表《减省汉字笔画的提议》,1935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收324字),但后来没有怎么推行。
新中国成立后,继承了近代以来文字改革的成果,提出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务: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这些工作推进了汉语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黄德宽教授指出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是语文现代化的标志,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工程。
百年余来,古老的汉字在应对西方文化强大冲击下被迫进行了第三次重大变革,这次变更实现了古典文字的现代转化,使汉字终于度过了生死存亡这一空前危机,跟上了信息化时代的步伐,再次显示其巨大的生命力。
对于大家关心的汉字繁简之争,黄德宽教授表示繁简之争,从五四时期一直持续至今,从汉字发展的历史看,繁体字与保存中国文化无关。现有简化字也是汉字发展的结果。
信息化时代,汉字会消亡吗?
纵观甲骨文以来汉字3300多年的发展历史,汉字经历了内部构形机制的完善、书写体系的古今变更和汉字体系的现代转型。三千多年来,汉字成功地走出三次重大的困境和危机,在世界文明体系中独树一帜,正体现了“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精神。
21世纪的信息化正在深刻地改变每个人的生活。古老的汉字在信息化时代的大潮冲击下,会不会面临更大的危机?汉字的前途如何?对此,黄德宽教授表示文字是历史、社会、审美和民族深层心理结构的综合,汉字不能废除,因为废除汉字,中国文明就中断了,“没有汉字,我们的灵魂都无处安放”,信息化时代的汉字必将经受住新的考验,更加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任何语言文字的强大都与其文化的强大相关,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对自己的文化要有充分的自信。
本次演讲,现场观众反映热烈,众多媒体进行了报道。人民日报、人民网、光明日报、光明网、中华网、中国网、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千龙网、网易、搜狐等媒体的记者到现场进行了报道。CIBN高清影视、CIBN文化中国、网易新闻、凤凰网、腾讯视频、搜狐千帆直播、今日头条等网络平台对活动进行了在线同步直播。“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发起的大型思想传播活动,推动建设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清华新百年。讲坛定期邀请优秀人文学者,在标志性建筑新清华学堂发表公众演讲,阐述其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
讲坛于2016年1月10日在新清华学堂正式开启以来,已举办18场演讲,此前文学家格非、国学家陈来、社会学家李强、伦理学家万俊人、历史学家彭林、思想史家汪晖、国际关系专家阎学通、国家高端智库国情专家胡鞍钢、心理学家彭凯平、经济学家李稻葵、法学家崔建远、教育家谢维和、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著名影视评论家尹鸿、公共管理专家薛澜、科学史家吴国盛等知名清华人文学者,和74届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获奖作家清华校友郝景芳都曾来到讲坛分享灼见,与听众交流。(作者:人文清华)
一河永定,一脉传承。8月12日,以传承大河文脉,传播文化风采,传扬时代风华为主题的第十二届永定河文化节开幕。同时大型人文地理纪录片《永定河》首播发布,该片被首都博物馆和永定河文化博物馆永久性收藏。
8月12日,以传承大河文脉、传播文化风采、传扬时代风华为主题的第十二届永定河文化节正式开幕。开幕式上,举行了大型人文地理纪录片《永定河》的首播发布,该片同时被首都博物馆和永定河文化博物馆永久性收藏。
2018年10月19日,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与故宫博物院共同举办以“当文化遇见科技”为主题的世纪文化对话论坛。面对科技的爆炸,对于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究竟是机遇还是阻碍?传统文化又当以何种姿态与未来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