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寻欢近照
文/刘银叶
韶华似水,与楚寻欢相识己整整三年了。三载北风没有在他脸上留下什么痕迹,说他年已不惑,如果不是他亲口告诉我,谁会相信呢?!
他的心境平和似水,从外表上看不到这水中有什么波澜。读楚寻欢的为人就象读我们的雪峰山和资江水。你只有靠近他时,才可以读出他的棱角分明,气象繁生。远看是模糊而平常的,只有淡淡的山麓和静静江影。你越往他的灵魂深处走,便会发现他对艺术睿智的洞察力是无可索比的,他的那些剖析书画家们作品的文字是锋利而真实的;以至于他对绘画与书法作者的每一个神经节细胞的无意识表象,都是触手可及把脉细微的。
▲《艺术市场》杂志2018年11月号P58~62:《邵建武-邓国源-罗江-楚寻欢:中国美协会员“门槛”多高,“身价”几何?》
1
也许是见书画家见得太多的缘故,楚寻欢骨子里对那些没有个性没有艺术灵魂而又以艺术家自居的人是十分鄙视的!这是一个有眼界的媒体评论人的心性所至,有许多话,虽不表露出来,但他的心秤里,早已知道你的骨子里有几斤几两。他是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当然,他不是陶令公,他连芝麻官都没做过,按楚寻欢自己的说法是,他只是个媒体边缘人,业余艺评人。)曾有人慕名以开价几万的诱惑让其写文章被他断然回绝了。如果看不上对方的为人与作品,你就是给他再多的钱,他也不会为你写文章。也正因如此,他成为艺评界独立自由犹显可爱的异类。在人人争先恐后以“批评家”自居粉墨登场于聚光灯的时代,他自落低微以业余艺评人之称偏居一隅冷观自娱。可喜的是鲜见亮剑的他在艺评界总有“于无声处听惊雷”之举,显然他已习惯举重若轻,不改其乐也。
“在我看来,不至于为生计所迫走投无路便不应该向品评对象索取所谓的艺评费......基于对自身行业的尊重,我们的艺评人如果真心爱好艺评,也尽量不要以艺评家为职业,这样才能真正保证艺评的独立自由与纯粹......如果说艺评人为了生计所迫暂时妥协应酬市场,好比母亲为了挨饿的孩子偶然涉险偷食尚可理解,但长此以往成职业依赖,失去批评精神的职业艺评家也必将成为艺术的敌人。”(见楚寻欢文章《丑陋的中国职业艺评家》)如此,足见楚寻欢的艺评品性。
▲楚寻欢公众号批评文章《“射墨”射出一个时代虚妄与荒诞的高潮》文末留言手机截屏1
许柏林表示,当今社会面临诸多的重大课题,也可以叫重大问题。我们不应该回避这些问题,带着问题看业绩,带着业绩看问题,“两条腿走路”才能攀高峰。否则能不能走上高原都是一个问题,说不定走着走着就走下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