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区深处的苗族图腾、传统观众都已入耄耋之年的越剧、用2400多年前青铜器演奏的华夏古乐、正被轮机船替代的福建传统造船技艺……这些塑造了中国人历史与传统的文化因子,在传承千年之后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刚刚收官的纪录片《数字化破局》给出了答案:利用新文创的方式,与现代科技结合。
“这是最科学前沿的数字化技术和手段,古典和现代的完美合作。”经历过这种创新尝试的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说,“用数字化新的传播方式进一步发挥古典和现代的优势,是双赢结合的效果。”
潮流不可避免
17岁从艺的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对于目前越剧的困境有着清晰的认识。
“面临着举步维艰的困境,影视剧的冲击。尤其到了互联网的时代,戏曲艺术可以说已经到了式微和边缘化这样一种状态。”她面对镜头,面容肃穆。
诞生于清末的越剧,是中国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然而,当下它与年轻人有着明显的距离:除了音乐曲调难称时髦,以吴语方言作为台词对白,更是让它好像比歌剧还难听懂。
懂戏的老年观众愈加稀少,年轻观众却无处寻觅。越剧团的姑娘们也有部分改了行。
不过,越剧至少仍然“活跃在舞台上”。根据2015年文化部门发布的数据:1959年中国统计的368个剧种,当时只剩下286个,相当于平均每两年就有3个剧种消失。同时,全国有74个剧种只剩一个职业剧团或戏班,处于消失的边缘。
与许多传统戏剧一样,中国古乐看起来已经从公众视野中消失:由于传承方法单一、乐谱符号难以破译识别等众多原因,人们对于它的继承、发展既没有动力,也缺乏思路。
这对于方勤来说,却有着另一番压力:湖北省博物馆藏有1978年出土的“超级国宝”曾乙侯编钟。这套65件的乐器,证明中国在战国时代已经拥有七声音阶和完整的十二乐音体系。
近期“三伏”天高温持续,日最高气温接近40摄氏度,浙江省湖州市南太湖高新区的百年老字号“老恒和”天然晒酱场内,工人们翻晒着自然发酵的陶缸中的酱品,空气中弥漫着传统酱料的香味。
中国各地的七夕节习俗各有不同,爱恋当中的人们一定少不了要准备好玫瑰花和巧克力送给自己的另外一半,七夕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那么大家知道七夕节的习俗都有哪些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七夕节的习俗。
在“数字+”的时代里,中华网·守艺中华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活化的理念与完美世界游戏致力于文化赋能的愿景不谋而合,此次联动,以年轻化的方式向非遗致敬,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也是文化形式的再造。
“全民K歌”也能实现“全民K戏”导语:2020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线上经济”成为热词,而在文化产业领域,随着博物馆、美术馆、剧场等的暂时关闭,文化消费开始向线上平台突围
金漆木雕、脱胎漆器、漳州木偶、福州木雕、寿山石雕、莆田木雕、建窑黑瓷、德化白瓷,还有软木画、柘荣剪纸、畲族刺绣和银饰等昨天起亮相国家博物馆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