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情况下,新加坡的华人华侨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主力军,也是中国发展的“友好使者”和“重要桥梁”。
重价值,将儒家德治理念上升为国家意识
由于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波折的历史发展进程、多元的文化宗教等原因,殖民统治时间较长、价值观念复杂多变、文化宗教杂糅、不同思潮冲击猛烈使新加坡在建国之初一度呈现思想价值混乱的情况。建立并倡导一种能为不同种族、不同宗教所普遍接受的共同价值观成为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991年1月,新加坡政府发布《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表价值观白皮书的国家。新加坡政府的《共同价值观白皮书》将孔子的核心价值观注入国家意识,使传统的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理念相结合,提出将“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五项内容作为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基础。
“共同价值观”发扬了孔子核心价值观的德治理念,以维系家庭和睦进而维系国家稳定,使孔子的核心价值观上升到新加坡国家意识的层面,在价值观层面走出了一条“非西方化”的发展模式,也实现了新加坡文化道德和经济的双增长。
但也应该看到,新加坡在发展中有着逐步西化的趋势,多年来实施“英语第一”的政策也严重影响了中文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中华文化在新加坡的传播遇到了更大的挑战。
善传播,中华文化融入社会“润物细无声”
在多元化的新加坡,华人华侨作为鲜明的主体传播中华文化显得尤为重要,而这种文化传播是由浅入深的。
表层的器物文化是最直接的文化传播表现,包括灯笼、对联、瓷器、丝绸、茶叶茶具等用具,中式建筑、艺术品,以及狮子舞、赛龙舟等,都是中华文化中的标志性器物。
5月18日时值国际博物馆日,衢州市开化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新增一馆——佛教文化根雕艺术博物馆。佛教主题馆的开放,顺应了2020年国博日的主题:多样性和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