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评论
基层文化,“一池春水”漾生机

基层文化,“一池春水”漾生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文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向基层倾斜,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被满足。本期,我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走进基层文化场所,感受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的喜人成果。

2022-03-30 10:17 精神文化 公共文化服务 村史文化 文化社区
兔子也懂点辩证法

兔子也懂点辩证法

小时候在农村,每到秋收后,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放鹰人,他们身上斜挎着一个大布袋,肩上架着一只鹰,样子非常神气。熬鹰通常要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据说这样鹰才能被驯服。熬鹰人为此付出了很多辛劳,就等着这秋收后大捞一把,身上背的大布袋就是用来装被鹰抓住的兔子的。

2022-03-29 17:32 兔子 熬鹰人 战争 军事
以文学这门“世界语言”沟通心灵

以文学这门“世界语言”沟通心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以更为深邃的视野、更为博大的胸怀、更为自信的态度,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题材,进行艺术表现,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

2022-03-23 12:58 文学 艺术表现 文化形象
单霁翔:走进世界遗产,我们都是少年

单霁翔:走进世界遗产,我们都是少年

我们以积极主动的传播动能,让观众特别是青年群体,共情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在认知、了解、感悟、喜爱和传承的演进中,深刻体会中国特色,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产生绵延的爱国动力。

2022-03-15 09:52 文化精髓 世界遗产 单霁翔 文化传播
潘鲁生:以文艺赋能社会发展

潘鲁生:以文艺赋能社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工艺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战略性的思想和举措,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入、持续、驱动性的作用,社会主义文艺、文化对于产业振兴、区域发展、乡村建设、教育民生等发挥了重要的赋能作用。

2022-03-07 17:14 潘鲁生 两会 文化自信 乡村振兴 传统工艺振兴
冯远征:让年轻一代成为中国文艺发展主力军

冯远征:让年轻一代成为中国文艺发展主力军

4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一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冯远征称,实现文化强国需要人才辈出,年轻一代成为文艺的主力军,中国的文艺事业方能蓬勃发展、健康成长。

2022-03-07 16:16 冯远征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两会
“委员作业”中的“文化篇章”

“委员作业”中的“文化篇章”

全国政协为实现“十四五”文化繁荣发展良好开局双向发力综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之所以能持续兴盛繁荣,历经风雨考验而不断前行,背后深厚的力量之源是什么?答曰:文化。

2022-03-07 10:53 全国政协 两会 十四五 中华文化
传统文化之于网络 是知识还是假象?

传统文化之于网络 是知识还是假象?

​从《春江花月夜》中“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的幽静画面谈起,聊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个短暂的过程,人和世界是有关联的”等人生哲学——在互联网平台上开设古诗词课,让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成功“破圈”,网友甚至感慨:“误会了语文多年,语文竟是如此有魅力的存在。”

2022-03-04 09:58 互联网 短视频 Z世代 李白 春江花月夜
单霁翔:从“故宫看门人”到“世遗守望者”

单霁翔:从“故宫看门人”到“世遗守望者”

年近七旬的单霁翔,穿着他标志性的黑布鞋,再次出发了。2021年,他担任发起人和文化向导,完成了全国首档世遗揭秘互动纪实节目《万里走单骑》前两季的录制。特别是最近几个月,他以平均两天一期节目的录制周期,带领“万里少年团”遍访河南、江西、福建等7个省市12处遗产地。这些遗产地分布广泛、各具特色,其中既有1987年中国首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也有2021年最新的世界遗产项目,还有名列《世界遗产预备清单》正在争取成为世界遗产的项目。

2022-03-02 11:21 单霁翔 故宫 世界遗产
烟云模糊中,大运河浸染了《红楼梦》

烟云模糊中,大运河浸染了《红楼梦》

《红楼梦》的故事开始于姑苏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风流之地”,阊门是京杭运河中重要城市苏州的标志性建筑,它的存在正昭示着运河交通为苏州带来的富庶昌盛。

2022-03-01 10:43 红楼梦 中国文化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