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博览页面 > 正文

文物里的“玉兔精灵”:在博物馆看生肖文化

生肖,又叫属相,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每种生肖都具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到了近现代,生肖更多作为春节的吉祥物。

农历新年降至,全国各大博物馆也应景地推出了以生肖为主题的展览,如上海博物馆兔年迎春展、河南博物院的生肖文化展、山西博物院的癸卯年生肖文物(图片)联展、辽宁博物馆生肖系列文化展等。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此次展出了七件兔形象文物,从西周的青铜器到唐宋时期陶瓷、水晶,再到清代玉雕,这些小巧精致的兔文物展现了古代人民对兔子长久的观察与喜爱。展出的文物既有上海博物馆馆藏,也有远道而来的山西博物院和衢州市博物馆借展品,品类多样、造型丰富,其中水晶兔发现自上海松江圆应塔地宫。

文物里的“玉兔精灵”:在博物馆看生肖文化

西周兔尊,高22.2厘米、长31.8厘米,1992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M8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西周的兔尊位于上博大堂中央,是此次的重点展品之一。该文物于1992年在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M8出土,现藏于山西博物院。在该类器物内部曾发现树叶状残留物,可能用于制酒或过滤酒渣,说明兔尊应该是古代的酒器。

文物里的“玉兔精灵”:在博物馆看生肖文化

西周双兔车衡饰,长16.4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另一件西周的文物则是双兔车衡饰,铸造精良,双兔形象写实,造型生动活泼,是西周青铜车马器中的精品。

文物里的“玉兔精灵”:在博物馆看生肖文化

唐代白釉兔,高9.7厘米、底径7.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在中国古代,白兔往往被视为祥瑞之兆,地方官员常将之作为贡品进献中央。古人还将白兔与孝行相关联,如《旧唐书》和《宋史》都曾记载行孝之家出现白兔、灵芝等祥瑞的故事。

文物里的“玉兔精灵”:在博物馆看生肖文化

南宋青玉兔镇和元代水晶兔

展厅现场的南宋青玉兔镇纸于1974年在南宋咸淳十年史绳祖及其继室杨氏合葬墓出土,现藏于衢州市博物馆,史绳祖夫妇合葬墓中出土了金银器、玉器、瓷器、铜器等38件珍贵文物,反映了南宋时期的高超工艺水平和审美取向,也是以士大夫阶层为代表的主流文化的历史缩影。而元代的水晶兔于1994年在上海市松江区圆应塔地宫出土。兔双眼为圆圈状,眼梢线向左右延伸,抿嘴,鼻子、胡须和四爪均用阴刻粗线条勾勒,兔毛以平行的细短阴线刻饰,装饰性强。

河南博物院

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发源地,河南有着丰富的生肖文化遗产资源,从壁画到陶俑,从年画到剪纸,从玉器到瓷器,以十二生肖为题材的作品不胜枚举。此次河南博物院精选了院藏近200件套生肖文物及艺术品,举办癸卯新春生肖文化展,此次展览,展品丰富,年代跨度大,有远至新石器时代的陶鸡、东周时期的牛头鼎,亦有生动逼真的汉代陶狗、唐代玉兔,还有充满韵味的宋代瓷猪、明代铜马、清代玉羊以及现代的木版年画和泥塑等等。

文物里的“玉兔精灵”:在博物馆看生肖文化

十二支神兽博局纹铜镜·汉代

在古代文物和艺术品中以十二生肖为题材的作品不胜枚举,从壁画到陶俑,从年画到剪纸,从玉器到瓷器,十二生肖无处不在。其造型有的简单质朴,有的写实入微,把古代艺术家们对动物世界的心灵体验表现得淋漓尽致。

文物里的“玉兔精灵”:在博物馆看生肖文化

四神十二生肖纹铜镜·隋代

十二生肖动物纹饰应用于铜镜装饰,是从隋代开始出现的。隋代铜镜的纹饰图案布局结构严谨,常常分区配置纹饰。主要花纹以灵异瑞兽、十二生肖动物为主。图案通常呈十二格排列,每个格中一个动物纹样。

文物里的“玉兔精灵”:在博物馆看生肖文化

十二生肖陶俑

墓葬中随葬十二生肖题材的文物在唐宋时期中比较常见,古人常将十二生肖与人的命格相结合,并将其神化为生肖俑,在墓葬中按一定方位排列,有成套出现也有单个出现,被认为是趋吉辟邪、护佑墓主安宁的神物。从考古实物可知,生肖俑从北朝开始就出现,在隋唐时期达到高峰。十二生肖的造型随着时间的推移,流行的式样也有所不同。

文物里的“玉兔精灵”:在博物馆看生肖文化

白釉褐彩鹰逐兔枕·金代

兔子具有很强的繁殖力,被视为生育的象征,人们往往通过兔形器物表达对生殖的崇拜。古人还将玉兔捣药与月宫、嫦娥奔月等意象联系在一起,成为健康长寿的象征;在佛家讲义中,兔作为佛陀本生,同样也具有着重要的文化内涵。

文物里的“玉兔精灵”:在博物馆看生肖文化

青玉兔形镇·唐代

文物里的“玉兔精灵”:在博物馆看生肖文化

三彩兔纹枕·宋代

常熟博物馆

常熟博物馆首度将馆藏的生肖题材绘画40多件集中展出,这些绘画时间跨度近六百年,从明代到现当代,其中不乏佳作。

文物里的“玉兔精灵”:在博物馆看生肖文化

明周之冕松梅芝兔图轴常熟博物馆藏

金虎携岁去,玉兔迎春到。兔在中国生肖传统文化中,因其乖巧圆润而被寄予活力和希望,寓意吉祥。

文物里的“玉兔精灵”:在博物馆看生肖文化

清马荃丹桂双兔图轴常熟博物馆藏

传统绘画中出现较多的生肖形象有牛、虎、兔、马、羊、猴、鸡等,虎象征勇猛有力、威震四方,玉兔与月宫嫦娥相伴,马寓意忠诚、优雅和敏捷,羊与祥、猴与侯、鸡与吉谐音,故而明清以来的丹青名手频繁勾摹双兔图、八骏图、五羊图、马上封侯、大吉图这些吉祥题材,并在民间广泛流传。

文物里的“玉兔精灵”:在博物馆看生肖文化

佚名临冷枚梧桐双兔图轴常熟博物馆藏

明朱瞻基款《四季佳果图》卷工绘群鼠偷食四季鲜果,设色妍丽,栩栩如生。《松梅芝兔图》轴为晚明花鸟名家、常熟人周之冕的精品,该画兼工带写,在古松、白梅之下,一只灵兔蓄势待发,更兼水仙、灵芝、湖石错落有致,反映出得遇“灵兔”而长寿安康之美好愿望。画意古朴幽雅,静中有动,正所谓“大处有气势、细处见精神”。

文物里的“玉兔精灵”:在博物馆看生肖文化

清潘瓒天闲双骏图轴常熟博物馆藏

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精选了13件(组)与兔相关的文物同公众见面,其中有10件文物是首次亮相。

文物里的“玉兔精灵”:在博物馆看生肖文化

山西朔州水泉梁北齐壁画局部山西博物院藏

文物里的“玉兔精灵”:在博物馆看生肖文化

胡傅温酒樽山西博物院藏

我国兔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远古的新石器时代。兔子在中国人眼里是天降祥瑞的使者,形成此义的文化元素沉淀在历代典籍及诗词作品中,彰显在各类与兔相关的文物遗存中,如玉器、瓷器、青铜器、绘画等。古人还通过对“玉兔捣药”的想象,将其视为健康长寿的象征;创作出“狡兔三窟”、“动如脱兔”等夸赞性成语,借以比喻人类的聪慧敏捷。

文物里的“玉兔精灵”:在博物馆看生肖文化

玉兔山西博物院藏

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兼有五德,深深地影响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与审美观念,而兔也是中国玉器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一方面,由于兔子具有很强的繁殖力,被视为生育的象征,因此人们通过兔形玉器表达对生殖的崇拜;另一方面,兔子温顺和婉的性格,与玉相结合,不仅代表了财富与权贵,更被赋予了温良怀仁的美德,凝结着古人对于生活特殊的精神内涵。

文物里的“玉兔精灵”:在博物馆看生肖文化

兔尊山西博物院藏

文物里的“玉兔精灵”:在博物馆看生肖文化

兔形铜带钩山西博物院藏

文物里的“玉兔精灵”:在博物馆看生肖文化

白釉褐彩兔形灯山西博物院藏

文物里的“玉兔精灵”:在博物馆看生肖文化

黄绿釉兔纹碟山西博物院藏

古人常将兔的形象融入到生活器具之中,希望为自己带来福气。我国古代与兔相关的器物可分为实用性器物和观赏性器物,造型样式丰富多彩,虽少有龙虎器物的威猛,却独具一份精巧玲珑之美。无论是兔形圆雕,还是兔形纹饰,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和历史风貌,赋予人们历久弥坚的精神力量。

文物里的“玉兔精灵”:在博物馆看生肖文化

菱花形月宫纹铜镜山西博物院藏

在中国诸多的民间诗歌、神话传说中,兔常常以“仙兔”的形象陪侍在西王母旁,或生活在月宫之中,不停地捣制着“不死之药”,成为健康长寿的象征。在佛教故事中兔子还常常用来表现“佛本生”的故事。古人通过对兔子细致入微的观察,总结出机灵敏捷的特性,同时还根据其生活习惯,将兔与卯相配,与“酉鸡”一起在十二地支中形成了时空交错的空间方位意义,纳入了瑰丽的天体神话之中。此外“卯”象开门之形,因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着“卯开天门,兔迎万物”的吉祥之意。

文物里的“玉兔精灵”:在博物馆看生肖文化

水陆画子丑寅辰卯巳元神君众图轴山西博物院藏

辽宁省博物馆

文物里的“玉兔精灵”:在博物馆看生肖文化

辽陶三彩釉兔纹碟

辽宁省博物馆的“玉兔迎春——生肖系列文化展”展出了馆藏精品兔文物39单件,其中包括陶瓷、书画、铜器、雕刻、织绣、货币、考古等多个门类。

文物里的“玉兔精灵”:在博物馆看生肖文化

明瓷青花兔纹碟

在展出的“鎏金兔形铜泡”“白釉双兔系盖罐”“三彩釉兔纹碟”“青花兔纹碟”等文物品类中,均出现兔的形象。这些艺术之“兔”,或精工细致,或简单豪放,或静卧,或奔跑,灵动多变,栩栩如生。

文物里的“玉兔精灵”:在博物馆看生肖文化

唐瓷白釉双兔系盖罐

(本文综合整理自澎湃新闻、河南博物院、常熟博物馆、山西博物院、辽宁博物馆)

(责任编辑:陈蕊 zx0180)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近距离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外国游客感受“中国之美”)

    近距离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外国游客感受“中国之美”)

    中外游客体验湘西苗族传统服饰。

    2025-04-08 10:07 中国文化 魅力
    越剧《红楼梦2025版》舞台版和电影项目启幕

    越剧《红楼梦2025版》舞台版和电影项目启幕

    3月29日,演员表演越剧《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选段。当晚,缘梦·芳华——越剧《红楼梦2025版》舞台版和电影项目启幕宣推活动在福建芳华越剧院举行。

    2025-04-01 10:50 越剧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守宝人丨云端守寺三十载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守宝人丨云端守寺三十载

    3月25日,冯开平在金灯寺敲钟。海拔1500多米的太行绝壁之上,山桃花掩映着历经千年风霜的金灯寺。66岁的守寺人冯开平微弯着腰,轻轻擦拭着佛像上的尘埃。

    2025-04-01 10:41 守宝人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这是3月22日拍摄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木岗镇瓦窑村的油菜花田(无人机照片)。

    2025-03-31 17:53 油菜花
    中转式旅游:追求“高性价比”与“松弛感”

    中转式旅游:追求“高性价比”与“松弛感”

    所谓“中转式旅行”,是指通过选择时间、价格合适的中转票,将中转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因其具备票价更低廉、时间更灵活等优势,备受年轻游客青睐。

    2025-02-24 10:19 中转式旅游
    蛇年寻“蛇”—— 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

    蛇年寻“蛇”—— 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2025-02-11 09:47 蛇年 博物
    “冰雪热”遇上“非遗热”,真燃!

    “冰雪热”遇上“非遗热”,真燃!

    在冰上“滑”龙舟、在那达慕体验雪地赛马、在查干湖冬捕、在阿勒泰来一场古老的毛皮滑雪比赛……当“冰雪热”遇上“非遗热”,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025-02-07 11:44 非遗 冰雪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2025-01-16 09:41 京剧艺术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2025-01-13 10:30 北京中轴线
    光影相伴 共迎新年   2025,电影院见

    光影相伴 共迎新年 2025,电影院见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2025-01-03 09:36 电影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