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正文

五音戏的新时期传承与发展

2018-05-02 09:08:35    光明网  参与评论()人

五音戏是流行于山东鲁中地区,以章丘、历城和淄博为中心的地方戏,属于以板腔变化体为主的独有剧种。历经三百年的传承发展,其传统剧目已多达160余部。1935年艺人邓洪山(艺名鲜樱桃)率领五人组成的戏班(当时的演出被称作“五人班”),在上海百代公司灌制了最早的六张唱片,受到百代公司的盛赞,并赠送写有“五音泰斗”的金字匾额一块,五音戏由此得名,并以此名行于世。2006年5月20日,被誉为“戏曲话化石”的五音戏,被国务院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与诸多的地方剧种一样,五音戏传承发展也陷入了瓶颈。观众流失是最主要的表现。地方戏曲的唱腔均以方言为主,在推广普通话的大背景下,观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听不懂纯粹的、地道的方言唱词,给观剧带来了显而易见的障碍。而一些不恰当的创新伤害了戏剧音律之美,使得一些老观众也失去了观剧兴趣。传统唱腔的现代化编创,虽然打破了旧有曲牌模式化的“陈腔滥调”,但也丧失了一些独有腔韵的“意味深长”。比如“云遮月”唱腔,先吐字,后行腔,曲调口语化,腔调旋律变化较多;其演唱用本嗓,女腔尾音旋律延长,后尾用假嗓翻高,韵味悠长,令人回味无穷。然而经过现代化的配器,人声腔调被宏大的、类似交响乐的伴奏音乐掩盖,观众完全无法品味出其中的味道。所以创编过程中,配乐如何拿捏其中的分寸显得异常重要,它关系着五音戏灵魂魅力的保存问题。

优秀成熟的创作、表演人才的匮乏,是各艺术门类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作为一个地方性的小剧种,五音戏所面临的境遇更加险峻。除了上述原因,故事老套不吸引人、表现形式落伍陈旧、从业者发展前途堪忧等问题,都是越来越少人问津五音戏的缘由。加之地域性限制使得后备力量断层,剧种发展无疑受限。

然而,困顿之中见曙光,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陆续出台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政策,淄博市政府也加大了对五音戏的传承与保护力度。

淄博市五音戏剧院是国内唯一的五音戏专业院团,一直承担着五音戏传承和发展的重任。借助国家文艺政策的东风,剧院得到了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采用了创研结合、“两条腿”不偏废的方式,通过扎根本土特色,研究传统剧目、神话传说及现实故事等方式,分别于2015年、2016年创作了《紫风》和《英雄铁山》两部剧目。《紫风》是依托传统戏《换魂记》再度创作,把传统架构与现代元素结合,凸显公平、正义等当代价值。《英雄铁山》则讲述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黑铁山脚下的一户普普通通的农民人家为抗击日寇、保家卫国而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故事。目前剧院还从淄博籍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选材,尝试全新的故事题材创作。这些新剧目的创编,都为五音戏注入了新鲜血液。剧院也希冀通过新的故事内容、剧情架构、讲述方式,吸引更多人走近五音戏,逐渐培养新的观众群体。

此外,五音戏剧院通过盘话各种社会资源和力量,开展了五音戏人才的系列培养话动。在推动专业五音戏表演人才培养方面,作为

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五音戏表演人才培养”项目邀请了戏剧理论家、表演艺术家分别为演员们授课,从史论角度提高演员的职业素养,从表演角度完善演员的表演技巧。

同时,淄博市文化局、教育局与淄博市五音戏剧院联合启动了“五音戏进校园”工程,出版发行了由五音戏名家指导编写的《淄博市中小学美育资源系列·走进五音戏》,艺术家们每年到校园进行演出、辅导几十场,与80余所中小学校开展了“五音戏进校园”公益志愿话动。五音戏剧院还与高校合作,走进清华、复旦等百余所高等院校进行演出、讲座。同时,还分别与中国戏曲学院、山东理工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培养青年接班人。通过“五音戏进校园”“大学生走进五音戏”“送戏下乡”等话动,为五音戏的传承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了新生代对五音戏的关注和喜爱。

除了专业院团的努力,为了让五音戏这一戏曲话化石“话”得更好,高校和文化研究部门也在积极努力。2016年,山东理工大学戏曲文艺研究所与淄博市五音戏剧院签署了《传承与发展五音戏科研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文化视域下五音戏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就五音戏的发展流变、地域文化特征及语言、音乐特色等进行系统发掘研究。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承担了“山东地方戏曲音配像工程”,其成果之一的《鲜樱桃五音戏经典唱段音配像》工作,成为该工程的首个实施项目,并于2016年12月21日正式出版发行。

口传心授是中国传统戏曲传承的主要方式,五音戏也不例外。为此,淄博市政府在重视话态传承的同时,加强对文本的整理保护,2013年、2017年分别出版发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忆档案·五音戏》《五音戏传统剧本精选集(上、下)》《中华戏曲·五音戏》等专著,填补了五音戏历史研究的空白。

五音戏是淄博这方土地历史发展的话化石。我们欣喜地看到,五音戏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已形成政府、部门、院校和社会力量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五音戏,这一祖国戏曲瑰宝,在新时代的美好春天里,定能焕发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

关键词:五音戏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25-01-16 09:41:03京剧艺术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25-01-13 10:30:03北京中轴线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