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传统技艺 > 正文

“小竹车”面临失传 曾是五六十年代的“奢侈品”

2016-09-29 09:09:58  北京晨报    参与评论()人

“传统小竹车都是南方选进的文竹,清凉透气又耐用,竹子的香气也正。竹子来的时候每根大约8米长,竹筒得先拿劈刀劈开,然后按竹车各部分需要锯成大小不一的竹段,接着用刨子打磨光滑,对竹子加热后挝出弧度,再拼接拧好螺丝,最后安装轱辘。”李先生笑着说,虽然听着感觉简单,但一天也就只能做一辆车。相比以前,如今制作上唯一改变的就是车轮,“铸铁车轮现在没地儿进货了,全都改成橡胶的了。”李先生坦言,因为成本的问题,小竹车的“身价”这几年也翻了很多。

小竹车仍是镇店之宝

“我孩子出生的时候一辆小竹车十几块钱,现在这一辆车得好几百块钱,但我就是打心眼儿里喜欢。”再过两年就到了退休年纪的老庞是花市谷林竹柳商店的经理,这家店开业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百平米的店内,摆放的都是些难得一见的日杂老物件,搪瓷胆的暖水瓶,牡丹花图案的脸盆。而其中最醒目的还属那一排排整齐摆放在店中央的小竹车。

老庞开玩笑称,这小竹车是店里的“镇店之宝”,“上了岁数的人容易怀旧,多少都对小竹车有感情,毕竟以前孩子可都放这里面。”说着,老庞将一辆经典款竹车从竹车堆中推了出来,“这款竹子材质的要300元,实木材质的要800多元。”说着老庞摆弄起车内可拆卸的红色隔板,“把这三块木板平放在一起时,小孩可以躺在上面。如果把中间一块往上挪动,又成了儿童餐桌,两个孩子面对面一边一个。二孩政策放开后,这个小车最合适。”老庞感慨道,对来买小竹车的北京人而言,小竹车满载着记忆。

留住老北京人的回忆

小竹车的销量远不比当年。在最畅销的夏季一个月也只能卖20辆,入秋以来更是屈指可数。老庞回忆,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可同时坐几个孩子的小竹车失去优势,而随着城市化建设发展,人们搬进高楼大厦,都开上了小轿车,这些无法折叠、不便携带的小竹车受限被逐渐舍弃。不但如此,最主要原因是现代年轻人更追求新潮、品牌,对小竹车看不上眼,“前不久有个老太太回来退车,说儿媳妇不喜欢,嫌竹车土、不上档次,怎么说也不用。”

老庞称,以前小竹车由北京人自己的厂子制作,“一些能力强的人家甚至还自己做车”,但如今却由外地的手艺人来生产。闲暇之余,他时常为这些老物件的未来担忧。“老北京的模样已经日渐褪去,希望通过这些老物件留住北京人的回忆,别让它们随时间一同消失。”

北京晨报现场新闻

记者 郭丹/文 王巍/摄

线索:辰先生

关键词:小竹车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25-01-16 09:41:03京剧艺术

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25-01-13 10:30:03北京中轴线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