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每一幅插图,在我们的童年记忆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艺术界专家观点
那么,美术作品应该如何更好的在教育教材中呈现?如何在教育教材中传播美术教育?雅昌邀请了几位老师,就此话题他们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中国少年儿童造型学会会长、广东省杨之光艺术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广东省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副主任杨红:
艺术家杨之光的作品《不灭的明灯》《新疆舞》《山姑娘》和夫人鸥洋的作品《新课堂》都曾入选小学人教版教材插画。杨红一直记得父亲的教导:“中国画家少一个没关系,可教育没有人去搞,那损失太大了。”她一直秉持着父亲的遗愿在少儿美育上不断前行。
杨红呼吁,一定要重视插图在教材中的重要性:“很多孩子在识字以前是通过看图来阅读的,视觉传达非常重要。插图本身带有欣赏价值,还可以加强学生对于课本内容的理解,从而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和理解。”鉴于此,杨红认为,能够进入教材的插画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经典绘画。在画中看历史,在画中看世界。前辈们留下了精彩的中国画、油画和版画,都是很好的文化载体,厚重底蕴值得深入挖掘;另一种是可以代表时代特色、反映当代人们生活的新锐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中国目前有很大一批优秀的插画人才。”
在杨红记忆中,儿子当年的小学教材插图非常精彩,近20年过去了仍然让她印象深刻。在杨红看来,此次这件事情被多个平台曝光,从教育的长远看来是一件好事:“通过这个事情,我们都需要好好反省。为什
么以前对教材关注度不够?为什么问题到现在才被发现?等等。最重要的是,做得不好就好好改进。教材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水平。”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王志亮:
这在我看来是一个跨学科问题。我们在纯艺术教育过程中都有共识,即审美的多样性。但是教材中插画的问题则无法用纯艺术的审美多样性来解释。
这个问题是艺术学、教育学和心理学如何完美结合的问题。具体说来便是,教材针对的是小学生,教材编委和聘请的插画家是否足够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只有在做好了教育学和心理学功课的前提下,才能决定哪几种风格适合小学生。如果这个工作要做得完备,甚至需要在几种风格中通过调查,比如在小学生中做问卷,然后统计,选出普遍受到孩子们认可的风格进入课本。
另外,很多80、90后都怀念以前课本中的经典,但在我看来,那些所谓的经典,很多风格都是单一的,审美是偏成人化的。现在已经30-40多岁的成年人,回忆起那时的书本插图,认为是经典,但并不代表他们在小学时真正喜欢这些图。
我个人而言,现在回想起来,并不觉得《艰苦岁月》这类插图在当时给我带来了任何有趣的记忆和审美的体验。
教育学者,独立艺评人谭秦:
我是本科读的是美术,研究生读教育学,工作主要是在教育机构的课程设计领域,也坚持写艺术评论,做公共美育服务。
首先我回忆过去蒋兆和先生的《杜甫》,詹建俊先生的《狼牙山五壮士》,这本身就是他们的代表作之一,在展览中也看到过原作,非常精美。
还有王惟震先生画的《少年闰土》、《让我们荡起双桨》,他也创作了英语课本中的李磊、韩梅梅等经典形象,这些都能唤起一代人的共鸣。
我们需要思考背后的问题:
首先,教材的制定应该是非常严肃的,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是面对整个社会的孩子,相关主管部门应该调动全国的专业力量去做好这件事,是否可以邀请几大美院的专业团队,和教育体系中的专业力量合作完成。
其次,不仅仅是插图问题,还有插图由谁来绘制,如何选择和确定,如何精益求精地持续迭代等等。
谈及美育的问题,我建议孩子们(当然包括老师和家长)多读书,特别是内容好,排版好,印刷精美的,现在的出版物非常多,应该加以选择。
第二,建议孩子们多去美术馆、博物馆看原作,现在全国各地文博系统的很多展览水平都还是不错的。当然偏远乡村的美育问题,是不是可以在相关地区配套捐赠高仿艺术品,捐赠优质书籍等做法。
第三,整个学校和孩子们,家长都要正确的理解美育,通过系统的课程,好的方法进行艺术实践,特别是有艺术爱好的孩子,而不是简单通过每周一两节课的辅导班。美育真正目的是提升全民素养,以及艺术人才的培养。
结语
教育无小事。
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商金林曾在文章《出版人叶圣陶》中写道:他一再强调编辑一定要“句酌字斟”,总要做到真的“尽心尽力”了,才可以“心安”。
感谢老一辈出版人的辛勤付出。
我们已离开校园多年,恐怕当年的课本也早已不在身边,翻看着这些充满记忆的图片,仿佛我们又回到那个难忘的岁月,坐在教室里跟随老师一起朗读课文。
这些教材中的插图为我们承载了美好的回忆!童年的记忆,也伴随着这些插图一一浮现……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2025年元旦前后,全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一批优质影片汇聚银幕,为节日增添了文化气息。感人至深的剧情片、轻松搞笑的喜剧片、惊险刺激的动作片……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观影选择。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