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传统文化 >

“汉服”虽热 什么才是真传统?(2)

“汉服”虽热 什么才是真传统?(2)
2021-10-14 11:55:41 蔡辉 北京晚报

不过,春秋时,这些规矩已成空文。

据《墨子》记,齐桓公“高冠博带”(戴高帽,系宽腰带),晋文公“大布(宽幅的土布)之衣,羟(音如枪,是一种名贵的羊)羊之裘”,楚庄王“鲜冠组缨(光鲜的帽子,用绳系在头上),绛衣博袍(红色大袍子)”,勾践则“披发文身”。

根本看不出礼仪制度的踪影。

在文献中,汉服的最早记录来自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简牍,即:“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此处汉服是相对于楚服而言,二者都是“曲裾”,即将衣和裳合为一体,又称“深衣”。“曲裾”本是秦制,被汉朝继承,魏晋时失传,宋代曾一度复兴,却被视为“服妖”(引发亡国的服装),遭严禁,此后无传。

可见在古代,汉服是一个模糊概念,不同时期、不同人,对它的理解各异。一般情况下,只在说明与他人有别时,才使用汉服一词。

正式礼服每代都不同

中国疆域广阔,跨寒带、温带、亚热带三个气候类别,各地生存条件不一,着装必然不同。即使是正式礼服,每代亦不相同。

“汉服粉”常称汉服有两大传统:其一是“上衣下裳”,其二是右衽(左前襟压在右襟上)。误以为是“独特的文化基因”,这种认识不正确。

首先,“上衣下裳”源于生活的实际需要,不是特殊设计。

从出土的商代雕像可见,人物多着“上衣下裳”,似乎符合传统。事实上,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直到春秋时,中原仍无裤装,下身只着“胫衣”,近似现代护腿,至膝盖即止。所以,下身需着裳(近似于裙)御寒、遮羞。

裳短,稍不小心便走光,所以《礼记》规定:“暑勿褰(音如牵,意为撩起)裳,褰则下体露矣。”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时,对“上衣下裳”不屑一顾:“先王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