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传统文化 > 正文

秦从无捷经

秦从无捷经

何以秦能统一六国?秦地又为何粮食丰裕?

粮多

让我们先从一则史事谈起,公元前647年,天下大旱,紧邻秦国的晋国闹饥荒,田地干涸开裂,百姓流离失所,灾情十分严重。晋国向秦国求救。秦穆公了解晋惠公为人,知道他素无信义。但秦穆公怜悯晋国百姓,认为灾年里当权者不会吃苦,苦的是百姓,虽然国君混蛋,但百姓是无辜的,决定援助粮食。这《左传》中记载的鲁僖公十三年的故事,史称“泛舟之役”。 该事件虽历经多次波折,但秦国能在严重灾情下仍能提供援助,显示了其粮食之丰富以及出色的管理。

秦时甲骨文上半部两旁各有一手,中央为“杵”的初文“午”字,表示一种两头不等粗细的圆木棒,用以捣米。下半部为两棵稻谷,象征成熟庄稼,描绘了一幅双手捣米的丰收景象。

秦时甲骨文上半部两旁各有一手,中央为“杵”的初文“午”字,表示一种两头不等粗细的圆木棒,用以捣米。下半部为两棵稻谷,象征成熟庄稼,描绘了一幅双手捣米的丰收景象。

关中平原由渭河、泾河、洛河及其支流塑造,自西至东纵贯宝鸡至潼关,南依秦岭,北靠渭北北山,称为“八百里秦川”,至今仍为陕西之粮仓。秦国救援晋国时,即利用渭河至黄河至汾河的水路,展现了其粮食运输与水利灌溉系统的高效。

关中的冲积平原黄土肥沃,养分充足,土质疏松,适合当时未广泛使用铁器的耕作条件。关中丰裕的土地与水利是其称为“天府之国”的重要原因。尽管关中多受水患,秦国通过人力和科技的发展,确保了其稳定发展。从西周开始,秦在此区域的农业基础就已颇为发达。

地利

远古时期,关中自然条件较现在更佳。

古书记载,春秋前后,陕、甘之间的陇山一带森林广袤。旧函谷关道路两侧“崖上柏林荫谷中,殆不见日”, 当地百姓修盖房屋从上到下完全使用木板,古称“板屋”, 荀子说,秦地“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可见林木资源有多丰富。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简单解释两个数据,“什三”是指30%,“什居其六”,是指60%,这里的意思是说,关中地区占了天下60%的财富,人口却不过30%,所以富有,人均GDP高。

除农业之外,秦国境内的山地矿产资源丰富,关中周围的山脉铜矿、铁矿含量丰富,有制造武器等战略物资的便利条件。同时玉石、丹砂则给为秦带来商业贸易上的财富。八百里秦川之外的西北外围,还有发达的畜牧业,所以秦地民殷国富是家里有矿来支撑的。

草书“秦”

草书“秦”

外扩

秦国不仅资源丰富,还不断寻求外扩资源。秦国包括现在的陕西省和甘肃东部部分地区,其主要产粮区为关中平原。尽管资源丰富,但地域有限,这种“小富”状态并不稳固。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灭巴蜀,从中取得巨大财富,由此确立了其在各国中的领先地位。巴蜀的盐井是古代重要的财政资源,为秦国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

此外,巴、蜀所在的四川盆地为江河冲积形成的肥沃平原,适合农业生产,秦在巴蜀地区兴水利,修栈道,也促进这一地区成为秦农耕的另一块基地,与关中形相互补贴之势。且李冰父子兴建都江堰工程,使巴蜀之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四川盆地被称为“天府之国”,得益于以上诸多水利举措。

除了国力大增之外,从战略上讲,秦取巴蜀更是改变了对楚国的战略态势。

在拿下蜀地之后,秦的版图和地理位置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地理位置的西、北、南三面都没有敌国,在防守上不需要部署太大精力。秦只需要注意东边就行,而和东边相比,秦在攻守显然更有优势。从防御攻击布署来看,秦占据了对楚的有利地位,在中国地形图我们可以看到,秦的位置属于“第二阶梯”上,而东方六国属于“第三阶梯”,秦对于六国,是居上而下的战略位置。秦在东边和楚交界的地方,有三峡天险和汉水上游的山地,易守难攻。但若秦国沿水路向长江下游攻楚,却占十分优利的条件。

地险

八百里秦川的地险也将秦地易守难攻的优势放大。秦川中间低,四周高,平原与山地结合之处的山间谷地是天然关隘。“百二秦关”,指的是只需二万人,就可以抵挡百万之众的攻击。这讲的便是关中的险要。历史闻名的函谷关,处于关中通往中原的豫西通道上。函谷关道东自崤山,西至潼津,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故以为名,号称天险。放眼整个战国历史,战事无数,函谷关只有一次失陷,足以说明这天险之重要。陕西和山西段黄河水流湍急,不便于大兵团往来,所以豫西通道是进兵的最佳选择。谁占有豫西通道,谁就占有绝对优势。而函谷关则是这条通道西段的咽喉。

此外,函谷之险在于林广木茂,函谷关道路两侧“崖上柏林荫谷中,殆不见日” ,从秦汉到南北朝,函谷关一带松柏苍苍,遮云蔽日。《荀子·强国篇》中称道崤山上 “桃林之塞”,“松柏之塞”,是绝佳的藏兵之所。

这样的地形令秦国占尽好处。

处于不利之势时,秦只需秦守着关隘,就可将兵力挡在函谷关前,避其锋锐。《过秦论》中说,列国“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函谷关攻秦,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遁逃而不敢进”。而兵力处于优势时,秦可以骤然出兵,迅疾而至。公元前273年,赵、魏攻韩,秦出兵豫西通道救韩,只8天就到达目的地。

历史上几次有名战役无不印证这一道理。关东五国多次组团攻秦,秦以函谷关为守,以逸待劳。古代的攻城手段多靠人命堆积,常规方式是等围困等里面的人饿死。攻方在围城战里并不处于优势地位,相反,占据城池的一方,如果兵器粮食足够,多数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且函谷关不单是一个单一的防御关口,而是长达十余公里的防御体系,围攻成本更加大。联军久攻不下,形成外不进、内不和局面,最终解体退兵,劳民伤财。

人和

秦从版图大小来看,攻灭巴、蜀之后,秦的版图包括甘肃东部陕西、四川、重庆大部,在各国中占地最大。但促使秦力量强大的,不只是“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其内立法度,务耕织,上下一心, 历代君臣齐心协力,朝一个方向努力,不瞎折腾,才是统一的关键。

从穆公开始,秦注重人才的使用,例如商鞅,张仪,范雎,李斯等,这些不是秦国本地的俊才都被重用,这些人对秦的一系列改造对秦一统天下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虽说地缘政治十分重要,地理决定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政治,生存条件与性格,但人和与人才的使用,可能是更加重要的因素。

秦能统一六国,除了粮多地险,最重要的还是人心齐和人才多。

秦从无捷经

(责任编辑:陈玲玲)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当人与动物和谐共生 祥瑞自然来了

    当人与动物和谐共生 祥瑞自然来了

    宋赵昌(传)《写生蛱蝶图》卷局部五代黄筌《写生珍禽图》卷局部清郎世宁《十骏图·万吉骦》轴宋陈居中《四羊图》页宋赵佶《芙蓉锦鸡图》轴◎王建南展览:万物和生——故宫博物院藏动物题材绘画

    2025-05-16 10:45 当人与动物和谐共生 祥瑞自然来了
    李松林油画:古云梦泽,浪漫乡愁

    李松林油画:古云梦泽,浪漫乡愁

    5月15日,“滋·云梦泽——李松林艺术展”在卓尔美术馆开展。

    2025-05-16 10:12 古云梦泽,浪漫乡愁
    闻立圣中国画:丹青妙笔,四季恋歌

    闻立圣中国画:丹青妙笔,四季恋歌

    纸上山水含笑,墨间花鸟传情。5月13日,“画坛问道——闻立圣中国画学术展”在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揭幕,90余幅充满中国风情的画作亮相。

    2025-05-16 10:11 丹青妙笔,四季恋歌
    毕加索艺术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幕 展期至8月31日

    毕加索艺术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幕 展期至8月31日

    4月26日,《无尽的创造力――毕加索艺术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幕。

    2025-04-27 10:31 毕加索
    “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为情怀更为艺术

    “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为情怀更为艺术

    图为“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上,观众在拍摄展品。记者徐彦摄最近,杭州的一场展览火了。

    2025-04-22 11:33 黑神话,悟空
    古人那些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印章

    古人那些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印章

    西周 三角形与椭圆双联玺春秋 菱形“王戎兵器”玺春秋 “士君子”双圆形+三角形玺元 钱选 《王羲之观鹅图》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如今

    2025-04-16 14:42 印章
    故宫特展来了!172件文物感受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

    故宫特展来了!172件文物感受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

    4月14日,“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特展开幕式在故宫博物院举行。特展将于4月15日至7月27日在故宫神武门展厅展出。

    2025-04-16 14:32 故宫
    近距离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外国游客感受“中国之美”)

    近距离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外国游客感受“中国之美”)

    中外游客体验湘西苗族传统服饰。

    2025-04-08 10:07 中国文化 魅力
    越剧《红楼梦2025版》舞台版和电影项目启幕

    越剧《红楼梦2025版》舞台版和电影项目启幕

    3月29日,演员表演越剧《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选段。当晚,缘梦·芳华——越剧《红楼梦2025版》舞台版和电影项目启幕宣推活动在福建芳华越剧院举行。

    2025-04-01 10:50 越剧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守宝人丨云端守寺三十载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守宝人丨云端守寺三十载

    3月25日,冯开平在金灯寺敲钟。海拔1500多米的太行绝壁之上,山桃花掩映着历经千年风霜的金灯寺。66岁的守寺人冯开平微弯着腰,轻轻擦拭着佛像上的尘埃。

    2025-04-01 10:41 守宝人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