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传统文化 > 正文

大荣大辱者,宋

大荣大辱者,宋

宋到底是强大还是弱小?

关于这一点,历来各有争论。有的说宋朝经济繁荣、科技发达、人文进步、政治开明,GDP当时占全世界的60%,是典型的大国。连英国的历史学家汤因都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另一拨却说,宋朝并不强盛,它建国几百年来都在被外族侵略,并且毫无开拓功绩,只是在自己的土地耕耘,疆域远不及汉唐。它不光没有完成统一,还常常被邻居欺负,辽,金,蒙古,西夏等外族动不动就过来侵略一阵,还把皇帝都给抓走了,这种奇耻大辱,历朝都没有。

嘲讽者也有,称颂者也有,那么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朝代?

我先用大荣大辱来定义,然后再逐一说明。

先说它的荣耀

富有繁荣  资本萌芽

它的荣耀可从它的富有开始。

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说,“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宋朝有多富?我们用几个数字来说明。

根据推算,宋朝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年财政收入最高达16000万贯文。22.7%这个数据就不用解释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它的意义。而16000万贯文意味着什么?对比一个唐朝最繁盛的玄宗年间年铸币32万贯就知道这个数字的巨大。

经济学家麦迪森推算,当时宋朝的人均GDP高达600美元,远超蒸汽时代的欧洲。

宋朝城市化达到了30%左右,市民经济繁荣,开封是当时全世界著名的文化、经济、艺术、政治中心,它还是中国最早有犹太人定居的城市。有研究宋史的西方学者甚至认为,当时一位欧洲君主的生活水平还比不上东京汴梁一个看城门的士兵。

宋十万户以上的城市有40个,而盛唐时,这一数字为10多个。它还有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纸币(交子)和银行信用系统、广告和娱乐场所;还设立了专门管理外贸的市舶司来管理临海港口的外贸事务。

我们引以为傲的汉唐时期,经济繁荣水平也远不如宋朝。即使是后来明清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也没有宋朝好,宋朝每年国库收入过亿,这个水平只有清朝后期才赶得上。

有强大的经济为基础,宋时期就开始实施公租房政策。对于外商,为鼓励他们为经贸往来做的贡献,政府为提供廉价公租房。宋朝公租房的租金每个月仅需500文钱,以一个小贩一天挣200文计算,每月用在公租房的费用只占其收入的十二分之一。此外,对于没有钱租房的极贫群体,政府会建造一定数量的“廉租房”为他们服务。

这此在资本主义时期才有的举措,在宋朝就已出现,宋朝因为被认为是我国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时期。

我们再说宋朝的政治

开明优雅 君子之争

在《三联生活周刊》出版的《我们为什么爱宋朝》一书中,提到了宋朝的文人生活,认为那是真正的士大夫时代。这个观点经得住推敲,

宋朝的文人政治最为彻底。

大荣大辱者,宋

甲骨文“宋”

宋太祖曾留下祖训,“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有宋一朝,“不杀士”的国策执行长达三百年之久,这是中国古代史上最为开明的政策。在这一国策的庇护下,坐而论道的士大夫有着历史以来最放松的环境。臣和君激辩争论,读书人对国事建言献策,畅所欲言。同僚之间虽有政见不同之争,但多半限于君子之争,少有下三滥的手段。比如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既是政敌,又惺惺相惜。党同伐异不可避免,但绝不是拉帮结派,倾扎敌对,不会进行肉体消灭,最常见的只是贬谪,所以我们看到苏轼颠簸于三州之间,总体来说身心还是愉悦的,这一方面与其豁达之心性有关,一方面也是政治环境的柔和所致。唐宋八大家有六位出现在仁宗一朝,足以看到和宜的政治环境对文人的影响。传说包拯和仁宗皇帝辩论时,慷慨陈词,唾沫横飞,仁宗不得以拿手绢擦脸、遮挡,请问哪个朝代还会有这样的情形发生?

宋皇帝对臣自称“官家”,也是自谦,意义在于提高文臣和庶民地位。宋朝君臣的关系处了相互威胁的问题。臣子威胁到君主,在宋以前很常见,前面讲各朝代时我们都有提及,如赵高、霍光、王莽、曹操、杨坚等。而在宋朝开始,君和臣达到了一个均衡点,能一直和平共处。宋朝通过三司、宰执、枢密使三权互相制衡,加强皇权、削弱相权,让臣子不能再对君权构成威胁。因宋有不杀士大夫的祖训,臣子能适当维护自身权益。

宋之后,这种平衡又被打破,仿佛翘翘板的这一头被压下去,另一头就起来了。后来社会多是君主威胁到臣子,明清时的大臣,每天上朝会有回不了家的担忧。

从文人士子角度看,宋的这种政治制度可以说堪称完美。从宋朝开始,中国的王朝转由平民统治。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保为平民统治?即在科举制主导下,平民通过该制度成为领导阶层。而在此之前的贵族统治阶段,世家大族把控了重要官职,虽有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等制度,但最后都避不开出身与选拔的关系,平民很难进入统治阶层。自宋朝之后,封建王朝采取以科举选拨官员的制度。科举制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发展。此外,宋朝在皇室内政上处理非常好,皇室宗亲、后宫、宦官干涉内政的情况基本没有出现过。在《水浒传》中出现的童贯,是唯一一个有些权力的宦官,但比起前朝的若干宦官和后世的刘瑾、魏忠贤等,他的权利小得多,做事也收敛得多。

宽松的文人环境自然会创造出杰出的作品。

宋朝文化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巅峰。近些年来,研究者们又开始热衷于研究宋朝文化,他们先肯定宋的艺术,再称赞宋的教育,认为皆是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伟大成就。

宋朝京师设有国子学,太学,以及书学、医学、武学、律学、算学、画学等,各州县另有公学,都由官府负担食宿,记载称学生人数达十六万之众。

除官办学校之外,各州都建有私人书院,著名的岳麓书院、应天书院、石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都是在那一时期创办的。

宋朝可以看作是中国文化的分界线,它建立起的文化准则是文化人喜爱它的原因之一。我们如今流行的思想文化、行为准则等,都是在宋朝时期集中确定后才延续下来的。其中尤为突出的是 “程朱理学”,其对儒家伦理道德、个体及民族理念的延续,对人伦秩序的推崇、对统一道德伦理观的形成起到的作用,在几百年间深刻影响中国及中国周边的各亚洲国家。

教育普及如此,宋代文化很难不高度发展。宋的艺术以皇帝赵佶为首,他除了画家这个身份外,还是宋代绘画领域的组织者和主要资助者。在他的推动下,宋朝达成了冠绝古今的艺术成就,并因其个人的绝高审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高的文化素养,让宋的艺术呈现出格调高雅的、空前绝后的、令全世界倾倒的美学状态。

与艺术一同取得卓越成就的,还有科学技术。两宋时期的科技成果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有。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宋代是中国‘自然科学的黄金时代’。”

火药、活字印刷和指南针皆诞生于这一时期。棉花普及耕作、水稻双季栽植、《统天历》的研究,以及其它发生在医学、法学领域的研究,让宋代被认为科学技术居世界最前列。

最后我们再说宋的军事

制度强大  屡屡受挫

我们把军事留在这一章的最后说,原因估计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宋之所以被羞辱,之所以被认为无能,都是军事方面出的争议。

事实上,宋的军事力量并非一无是处,恰恰相反,它的军事力量非常强悍。其强大之处源于其先进的军事制度,宋朝的中央集权首先扭转了前朝时君弱臣强的情况,宋太祖组织的中央禁军规模得到了扩充,同时,地方武装在财政受限的情况下不大可能发展壮大,群雄割据的情况也不大可能发生,集权制度下的募兵制让军队在需要的时间和地方使军队质量得到保证,同一时期,宋的常备军数量在世界范围内是排前列位置的。

有人可能要问,既然宋的军事这么强大,怎么会北宋南宋先后被辽国打、被金国打?这实际上与宋天然的军事短板有关。宋朝没有骑兵,与周边政权相比,技术上天然劣势,所以宋不光不能对外扩张,能够做到自保就不错了。在骑兵纵行的时代,宋靠步能存在几百年,这也说明宋的军事实力是有一定基础的。

此外,宋开创了文官管理军队的先例,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外行管理内行的局面,文官有调兵权,武将只负责练兵,军官调动频繁,往往战事一起,就会有协调运作不畅等各方面矛盾。但宋朝在军事上屡屡遇挫的根本原因还是因那一时期草原民族多部同时强大的特殊历史环境造成的,这一点我们后面具体再讲。

大荣大辱者,宋

草书“宋”

宋最大的特点

商业繁荣 有钱进贡

我们翻阅历史常常有一个感触,那宋朝总是在进贡。

它在军事上的被动几乎总是在用钱在解决。这让人觉得很窝囊,好像国力衰弱就只能摇尾乞怜。但这同时也说明,宋朝确实有钱,用钱能解决很多问题,这与现代社会的某些理念基本一致。

宋每年向周围国家支付岁贡,仅金国就达25万两白银。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这里就要讲到宋对重农抑商政策的突破。历朝以来,在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下,商品经济发展都十分缓慢。而宋朝极力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可以说宋的商业水平是19世纪以前中国的最高水平。北宋初年,统治者通过一系列惠民政策鼓励荒地开垦,让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在农业经济稳定之后,又鼓励百姓进行手工业生产。这一举措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对生活在城市而没有土地的人来说,商业活动是其生活进步的重要手段。这一举措大大提升了宋朝的活力。百姓有了钱,消费被促进,人人生产,流通大大提高。

《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的市场繁荣景况:“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复开张。如要闹处,通晓不绝。”

商业规模的扩大推动印刷业、造纸业和纺织等行业的发展,对宋的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宋朝海上贸易也是十分繁荣,茶叶、瓷器等远销海外,海外商品又从外邦外来到中国,如此正向循环让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又进一步推动城市化进程。现代城市中的许多功能设施在宋朝已能见到,体育产业、娱乐产业等飞速发展,早期银行的雏形——交子铺户适时出现,方便了货币流通。宋朝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大增,宋朝在外贸税中获取的收益远超前朝。

工商业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这一点是与以往任何一个朝代最大不同的地方。它标志着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进步。

依靠工商业繁荣、国民经济发展获得财政收入,而不是依靠对农民的盘剥获得财富,这是宋与之前王朝最大的不同。

宋高宗赵构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贯计,岂不胜之于民?朕所以留意于此,庶几可以宽民力。”百姓生活好过,因此宋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没有爆发过全国性的农民起义的大型王朝之一。我们所熟知的宋江方腊起义、钟相杨幺起义等,都是在某一省闹事,没有大规模扩散,至于逼上梁山等事件,也是多元社会里的极端个例。宋朝时,老百姓并不积贫积弱,没有大规模造反的基础。

宋为什么很少打胜仗?

优势不再 生不逢时

宋朝如此繁荣,但总是忧心忡忡,因为民族危机感却始终存在

宋终其一朝,始终沉潜向内,从未征服于人,一直为人征服。可见经济文化的繁荣并不能替代武力的强大。自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始,宋仅有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等地盘,整个南方还处于分裂状态。而宋的北方,则有处于巅峰期的辽和鞑靼。宋太祖制定了先北后南的策略。此后十六年,宋朝逐渐统一了南方。后又开启了和辽国的战争,结果大败。

和辽的对战,是宋史中最重要的笔,也构成了宋文化中最精彩的一部分。在我们的印象里,宋好像从来没有打赢过辽国。宋为什么打不过辽国?是因为宋朝军力太弱?前面我们大概提了一下,这里着重讲一讲。

宋打不过辽国,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技术不再领先。汉唐时期我们对匈奴、突厥军事领先,是因为生产力发达、在武器装备制造上有压倒性优势。

但到宋朝,五代十国时期中原的生产技术早已进入辽国。技术优势早不存在。相反,辽对宋却有地理上优势,地理优势结合游牧民族马上优势,对阵宋的经济优势,双方基本吃平。这种平衡从‘檀渊之盟’中最能说明情况。宋以钱财维系了双方数十年的和平。

此后数年,宋一朝文治发达,先后有范仲淹、包拯、狄青等人出现。而此时周边却一个又一个出现强敌,西夏立国,宋朝没了养马的地方。宋这边则随着朝代越来越长,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国内的土地兼并问题越来越严重,陆续有农民起义爆发。再经宋徽宗一朝,内部矛盾更加突出。而北方的女真此时崛起,建立了金国,金国先辽,再大举南下,开封沦陷,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靖康之耻后,北宋灭亡。

赵构逃往南方建立南宋后,金对南宋不依不饶,一路追打。依靠岳飞、韩世忠等人的努力,南宋在和金国战争数十年后,基本稳住阵脚。而此时,北方又有一支力量崛起,那就是成吉思汗的蒙古,蒙古先灭掉金国,再南侵攻宋。而宋此时奸相贾似道掌权,内乱一片。因为蒙古在同一时期也发生内乱,所以给了南宋以残喘时间。等蒙古蒙哥掌权后,迅速占领南宋在长江以南的领土。又过了数年,忽必烈掌权,在北京建立元朝,仅用一年,便攻破临安。宋军被追至广东,崖山之战,元军歼灭宋最后的力量,至此,宋亡。

从上面的简叙中我们可以看到宋的灭亡第二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即生不逢时。

它正好赶上了北方少数民族快速发展的时代。打完了辽,还有金,打完了金,又来了蒙古。蒙古人的破坏力有多强?仅从数据就可以说明,这个野蛮的民族,在扩张中总共屠杀了2亿多军民,金国被元灭时,在籍户数下降了近90%,几首灭族,而中国则被杀6700万人。阿拉伯、波斯等这些世界顶级强国仅用时几个月就被蒙古灭亡,何况南朝。中原人民之坚韧也令蒙古付出代价,连其大汗蒙哥也在战争中阵亡。

六 宋被元灭亡带来的伤害 法制倒退 文明倒退

宋的覆灭和其他王朝的更迭不能相提并论,它的严重性远超各王朝的颠覆。它的覆灭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巨在并不在于其积极的意义,而是指中华文明至此越来越趋于落伍。

黄宗羲说: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这是对宋被元灭所带来的伤害性的最简单的表述。

前面我们讲宋朝经济的时候说到,中国在宋朝就已有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我们到19世纪下半叶仍未完成近代化转型,这中间是哪里出了问题?

按黄宗羲的说法,宋的灭亡是“亡天下”,而不是王朝覆灭。亡天下导致的后果便是文明中断。

蒙古以草原政治制度取代了中原政治制度,而很显然,草原政治制度在文明程度上是落后于中原王朝制度的。这种类似于劣币驱逐良币的制度更替,首先导致的是对人性尊重的再次缺失。

中国社会自汉朝起,“人殉制”和肉刑就已基本消失。肉刑中的黥(刺面)、劓(割鼻)、宫(去势)等刑处到宋朝只剩下刺面之刑,《水浒传》中我们看到宋江等被刺面,实施的就是这种刑罚。这种刑罚可以说是各种肉刑中最轻的一种,宋江后来就请安道全以药水除去了脸上的金印。而到元朝,肉刑被写入律法,凌迟之刑滥化,“人殉制”也被鼓励,这些都是法制倒退、文明倒退的体现。

在执政者层面,草原的统治者毫无无政治自觉性,他们推行中世纪的“投下分封制”, 把人口当成私有财产,实现“家天下”制度。

而在宋时期,已然有“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的说法,有皇帝代替百姓管理天下的苗头,草原霸主们推倒这一切,让制度退步。

家天下导致“家臣制”兴起。臣子的生死完全由君主所掌控,这与宋时期臣之间各司其职,皇帝不能随意处置臣子的关系完全相违背。

在社会层面,元统治者按草原旧制推行全民服役的“诸色户计”制度,全体居民按照职业分为民户、军户、匠户、盐户、儒户,这种身份的划定要世代相承,无偿承担相应的赋役,较之宋朝,这是更粗暴的制度。与“诸色户计”制度一同推行的,还有 “籍没制”,“籍没制”的恐怖大家都很清楚,一人犯,家属、奴婢和私有财产都被没收。“籍没制”自元起再度泛滥,使中原人再一次财产权观念发生偏移。

宋朝在实践中被证明较为先进的各种制度,包括大理寺、律学、刑法考试等等都被取消。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华文明中已然萌发的人文之光再度被扑灭,让中华社会与高贵优雅完全隔绝,取而代之的是野蛮、粗暴和侈欲的横行。

宋的来源

赵匡胤为使宋光明正大,但与殷商扯上关系。史料记载,武王曾将殷商后人封与宋。就是说现在的商丘,是以前商朝后人的封国,宋国。

赵匡胤当时是宋州(商丘)节度使,刚好商丘是殷商后人聚集地,正好和正统挂上钩了。好巧不巧,赵匡胤的父亲叫什么,赵弘殷,弘扬殷商的意思,于是有这层逻辑关系,正统说法,赵匡胤便定国号为宋了。

历史上叫宋的可不止一个赵氏宋朝,还有南朝刘宋,韩氏后宋,都是打着殷商后人的旗号建国的。

大荣大辱者,宋

(责任编辑:陈玲玲)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皆是人间好时节 ——感受二十四节气图画之美

    皆是人间好时节 ——感受二十四节气图画之美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

    2024-08-29 09:48 二十四节气 夏至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表示动物部首的有65个,这65个部首都是参与造字的智慧祖先根据动物身上的某种特性归纳出来的。具体归纳的规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2024-08-27 09:32 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从各式各样的吉他主题活动,到推动吉他走进居民生活,再到吉他年产量占全球吉他总产量的1/7,正安县十余年来大力发展吉他文化,不断擦亮吉他名片,以吉他赋能当地文化和旅游发展。

    2024-08-19 10:29 吉他文化 文旅
    不负青春不负国 点赞巴黎奥运会“00”后中国小将

    不负青春不负国 点赞巴黎奥运会“00”后中国小将

    在本届奥运会上,不少“00”后中国运动员让我们印象深刻。新时代的他们敢拼、自信,调皮可爱,也勇于担当。他们,正在接过奥林匹克精神的接力棒。

    2024-08-12 10:26 巴黎奥运会赛场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8月6日,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新闻发布会在乌镇举办。据悉,本届戏剧节将于10月17日至27日在乌镇举行,主题为“如磐”,取“精神如炬,信念如磐”之意。

    2024-08-08 11:12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时光在中轴线上再添新标高——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这是世界对中国的认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2024-08-05 09:38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短片从中国文化艺术中汲取许多灵感。比如篮球篇中出现了戏曲元素,曲棍球篇借鉴了诗词、水墨画等,乒乓球篇里有打球大爷的球拍变成金箍棒、棋谱等细节。

    2024-08-02 09:25 奥运会 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一线中轴承古通今  一城古韵活态传承

    一线中轴承古通今 一城古韵活态传承

    北京中轴线纵贯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历经逾7个世纪,形成了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见证了影响中国都城营建传统2000余年的理想都城秩序。7月27日,在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4-07-30 10:58 北京中轴线
    爱此溪山好 阳羡觅东坡(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爱此溪山好 阳羡觅东坡(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现在,体验式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饮茶、陶艺、阅读,都是生活体验。”

    2024-07-26 10:01 苏东坡主题旅游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电影,不仅是一部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推广的有力载体。今年,暑期档的中国电影用多种类型题材向优秀传统文化致敬,用光影传承赓续千年的中华文脉,也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

    2024-07-23 10:13 中国电影 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