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成都的热度可以和持续的高温天气掰掰手腕。在经历了“开票—即罄—加场—又即罄”后,《只此青绿》成都站域上和美专场,在7月14日与观众见面。
7月13日,该剧总编导韩真、周莉亚携主演张翰、孟庆旸、谢素豪现身成都城市音乐厅,复盘这部让国人为之倾倒的“神剧”出圈的幕后故事。也是在当天下午,《只此青绿》7月18日的“最后加演场”开票,不出意料也是瞬间即磬。
大戏登场
成都迎来第115场巡演
《只此青绿》是由周莉亚、韩真共同执导,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扶持作品。2021年8月20日,该剧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首演,2022年1月31日除夕夜,该剧选段登上《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旋即火遍全国。
其实在去年的首秀前,《只此青绿》团队打磨这部唯美壮观的舞蹈诗剧已有数年时间。2017年,故宫举行北宋画家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特展,“青绿”主创人员就以展览中一个策展人的形象为灵感,创作了“展卷人”的形象:“他就是我们今天翻开画卷的人,作为全剧的眼睛,带着我们走进了‘青绿’的世界。展卷人的形象,还有王希孟的传奇感和少年感,以及选择‘青绿’意象的美感,共同构成这部剧的观演核心和戏剧核心。”
最终展现在观众眼前的《只此青绿》以“诗剧”为体裁,以“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等篇章为纲目,讲述了一位故宫青年研究员回溯历史长河,以“展卷人”视角,“窥”见北宋年轻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故事。
与天地共绘,与今人共情的创作基调,让《只此青绿》在全国巡演中收获人们的无数热赞。而将于7月14日亮相成都城市音乐厅的这出大戏,将是它的第115场巡演。
一票难求
说到洗脑的作品,我想李白的《静夜思》一定排得上榜。因为这毕竟是每个人最开始就会背诵的几首诗之一。那究竟为什么这些作品,能这么轻松地就刻在我们的脑海中呢?
开创元代新画风的赵孟頫、绘制出世界名作《神奈川冲浪里》的浮世绘艺术家葛饰北斋、“印象派领导者”莫奈、雕塑大师罗丹……如果你对这些名字耳熟能详,那么你可曾听说过管道升、葛饰应为、贝尔特·莫里索、卡米耶·克洛岱尔?
2019年10月27日对于中国、对于北京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的对外开放,对于外国人实行144小时过境免签、24小时过境免办边检手续政策 。这标志着我国走向国际化又迈向了重要的一步。大兴机场的整体设计美轮美奂,整体的外形是一只凤凰的图案。正是象征着咱们中华民族在经历苦难之后,再次浴火重生。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施孤等,人们在这一天祀亡魂、放河灯、焚纸锭,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一起,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一尊名为“后羿射日”的雕像近来引起争议。网友发现,雕像中人物卷头发、宽眼距、大鼻头,更像欧洲人,手持的也是英格兰长弓,且呈裸体,与其说是“后羿射日”,不如说是“大卫射日”。有网友调侃说,后羿学会赶时髦,知道烫发了,是留学时学的?
1948年,在解放战争正朝有利于人民的一方发展时,国民政府开始了所谓的“币制改革”,推出了中国历史上极为特殊的货币——“金圆券”。
一百年来,中国动画在探索中沉浮起落,砥砺前行:既有模仿和照搬的蹒跚学步,也有大师辈出的黄金年代,既步入过原创乏力、代工生产的低谷,也有厚积薄发,涅槃复苏的新生。而中国动画始终不变的,是深深植根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赤诚之心。
春夏秋冬的季节转换中,春夏和秋冬两两相继,春和秋的节点变化相对明显。春夏季,阳气由初生至盛;至秋冬,阴气渐强。春发秋收,一扬一敛。物候继替,很多习俗也相互对应。
胡同内,杂草间,正阳桥疏渠记碑伫立其中。正阳桥疏渠记碑是北京中轴线上一处重要的文物,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碑文记载了天桥南疏渠之事。石碑虽不起眼,却是北京中轴线历史变迁的实物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