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爸爸骑的凤凰自行车上去幼儿园、吃着妈妈去淮海路带回的哈尔滨食品厂的杏仁排、穿着飞跃运动鞋去上体育课……这些上海老牌子伴随着几代上海小孩的成长。然而,曾几何时这些老牌子渐渐淡出了生活。
同样淡出生活的还有“非遗”,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名字本身有着悲壮的色彩,那些记录着过往生活记忆的手工技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直接面临手艺传承问题。如果将上海老字号和传统非遗结合,将有怎样的火花?
以上海美术学院为教学指导的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与东浩兰生集团联合策划的“遇人见物”非遗老字号跨界合作项目,目前已经推出“凤凰自行车×遵义藤编”“哈氏糕点x赤水竹编”两款非遗跨界产品。其中与哈氏糕点“竹报平安”还是一款海派制作技艺和传统手工艺的“双非遗”项目。
哈氏糕点结合赤水竹编而成的“竹报平安”礼盒
“非遗”在创新中传承、活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非遗手工艺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视野,这种慢生活节奏的繁复精美的手工艺,需要大量成熟技艺的艺人花费大量时间投入,其作品的成本令人叹为观止,社会需求下降、人力成本上升、呈现方式的老旧等因素,在生活节奏高速发展中显得尤其脆弱和边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上海美术学院为教学指导的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承办了文化部、教育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来自各地区的数百位非遗传承人带着自己的技艺来到美术学院,并在“传承”和“创新”中找到非遗技艺活化、发展的可能。
虽然,“非遗培训班”每一期只有一个月,但非遗的发展、探索之路则由此起步。其中,“遵义藤编”和“赤水竹编”是遵义当地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非遗项目。其中遵义藤编以青藤和方竹为主要原材料。采摘青藤之后,需要经过2小时蒸煮,历经去皮、修节、破半等工序;骨架采用娄山关山上的方竹,经修节、火烤成型,通过传统手工编织出各式各样的造型图案。
贵州遵义藤编传承人马毅
在娄山关脚下的板桥镇,藤编技艺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上世纪70年代,娄山关脚下的居民,家家户户都会做藤编,当时大约10岁的马毅就开始帮着家里做藤编部件,藤编也是那时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如今的马毅是“遵义藤编”的非遗传承人,但从2001年开始藤编的销路也日渐萎靡,时年38岁的马毅带着妻子南下广东,在顺德一家藤编厂学习当地的藤编技术,想要以此重振板桥的藤编产业。2009年,马毅带着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带到家乡,并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开办藤编企业,免费为乡亲进行技术培训,发展当地藤编产业。
2018年12月,马毅等20位非遗传承代表来到上海“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遵义赤水竹编研修班)”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并在最后的创作过程中,设计了一款遵义藤编旅行箱,这也成为了后来与上海凤凰自行车合作篮筐和书包架的雏形。
遵义藤编与上海凤凰自行车合作篮筐和书包架
杀青、破篾、染色、拉丝、编织……在贵州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一根普通的竹子,经过20多道工序之后,会变成花瓶、茶壶等一个个精美的竹编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