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可以积极推动演艺影视带动宣传,符合当下青年人潮流,充分展现北京古城兼容并蓄的多元魅力。发展如‘直播’‘云互动’等沉浸式体验性文化消费项目。积极配套开发夜游、文化遗址、光雕、灯光秀等产品,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全面提升中轴线厚重的历史感染力和连续完整的文化氛围。”魏春荣说。
在中轴线建“中华神树”“太阳飞鸟”雕塑
市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陈百灵带了《关于在北京城中轴线建立象征文化源点的“中华神树”“太阳飞鸟”雕塑的提案》。
2010年6月,民建中央画院副院长张士元在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考证出了山顶洞人祭祀场所中出土的鹿角祭器,其上面的符号图案是“太阳飞鸟”,进一步确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源点。2011年8月,张士元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考证出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出土的二万五千年前古人类刻画在祭祀骨片上的纹饰是“中华神树”图案。
“‘中华神树’符号图案不但有树身、树梢、树根、地平线,还有方位,它和现在北京古城中轴线的方位相同,同属西北东南方位。”陈百灵介绍,在中国古文字中,中华的“华”字与“花”字和“树”字通假,同属相同文化理念。《山海经》中的相关内容和四川成都三星堆巨型青铜神树的出土都说明了祖先对神树的崇拜。此外,北京中轴线西北方位所对应的是北斗七星的星象文化,它与山顶洞人文化、王府井东方广场的祭祀文化一脉相承。
她认为,北京古城的源文化是独一无二的,中轴线与源文化融合,将使中华民族文化体系活起来。
陈百灵建议,在北京城中轴线上建立象征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中华神树”“太阳飞鸟”雕塑,其具体位置可考虑建在永定门以北、天桥以南,天坛与先农坛中间的位置比较合适。
她还建议,把北京中轴线、中华源文化和星象文化的理念有机结合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北洋歇洛克》是一个集体创作的产物,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是这部剧的创作者,“我们想打造的是一个自由和开放的‘世界’,因此‘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有选择他们命运的权力,这也是我们设计这部剧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