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琴书《明朝喜迎艳阳天》是25岁的张学超首次创作的作品。“三九严寒人心暖,一方有难八方援,现如今白衣战士挑重担,连夜奔赴去武汉,请战书一篇篇,要和恶魔来作战,亲自动手建医院,把人民放在第一线,无怨无悔作奉献,疫情面前不怕难,众志成城情相连……”张学超告诉记者,这也是他第一次尝试用微信语音的形式来演出,“疫情暴发,演员不能在舞台上演出,不能接近观众演出。在微信上演出,这种方式我感觉很新颖,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很潮’。这次演出有快书、快板、琴书、京东大鼓,还有其他多种曲艺形式,大部分表演者都是我的前辈、老师,能跟他们同台演出,我感到非常荣幸。”
演唱会压轴登场表演的是山东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快书省级传承人阴军。他表示,节目的种类非常丰富,整场演出的效果出乎意料,下一步可以进一步加强学术方面的交流,使山东曲艺得到更好地传承发扬。
《曲坛声声》山东家乡戏山东快书山东琴书群首届网络曲艺演唱会,是新冠肺炎防疫战期间,山东鼎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鲍立斌组织开展的第五场山东家乡戏网络演唱会。此前京剧、茂腔、吕剧、柳腔群也分别举办了网络演唱会,演员们积极热情,观众们反响热烈。
2001年,事业有成的鲍立斌回到家乡,筹办山东家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凭借着对家乡文化的一腔热情坚持投资戏曲事业,通过音像制品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戏曲观众。2014年,在微信被大众接受之后,他创建了山东家乡戏微信群,大批戏迷纷纷进群。如今,他创建的关于戏曲曲艺微信群有14个,涉及吕剧、山东梆子、茂腔、柳腔、五音戏、莱芜梆子、柳琴戏、枣梆、两夹弦、大平调、山东快书、山东琴书等。去年年底,公司又推出了地方戏APP平台,已吸引了4万多戏迷下载注册。
鲍立斌说,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能够提供一个平台,让这些戏曲曲艺爱好者尽情发挥才艺,凝聚抗疫力量,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加油,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通过参与组织这些演唱会,也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戏剧和曲艺的生命力,接下来我们还要通过创新形式,凝聚更多的网友、戏迷,继续弘扬、推广、传播好传统戏剧和曲艺,让它们在新时代发挥应有的作用,继续绽放特有的光芒。”(陈巨慧)
黄帝纪元4717年冬至日,在天坛公园里举办的冬至黄历跨年节招待会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姬轩辕黄帝183世孙姬英明,向来自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北
12月15日,《苑氏探源》首发式暨中华苑氏文化与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举行。《苑氏探源》一书由苑氏后人原山东省菏泽电视台总编辑苑邦元先生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