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匏安一家十几口人,生活异常艰难。他患肺病,妻子体弱,7个儿女有两个因病缺医而早夭。他白天为党工作,晚上加紧写稿或译书,还得帮家人推磨做米糍,让老母亲和孩子次日晨上街叫卖,以维持生活。杨匏安平生廉洁奉公。他一家老少经常替党放哨、传递文件等,为革命出力。后来周恩来经常以杨匏安“为官廉洁,家境清贫”的品德教育党员。
1931年7月,中共中央宣部部长罗绮园因生活腐化引发其姘妇的男人胡章原向敌特告密,中央机关受到破坏,罗绮园本人及杨匏安等16人遭到国民党特务的逮捕,连同中共宣传机关的《红旗日报》美生印刷厂也遭破坏,党组织受到严重损失。在狱中,蒋介石多次派人劝降杨匏安,均遭严辞拒绝。国民党元老吴稚晖要杨匏安写自首书,杨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从参加革命之日起,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死可以,变节不行。”同狱难友无不为之感动,连看守的狱卒也敬佩地称他为“铁人”。杨匏安与罗绮园共事多年,觉察到罗被捕后垂头丧气,为了使他明辨忠奸,保持革命气节,在囚车中口诵《示难友》一诗,赠与罗绮园和同狱难友。诗云:
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
残生无可恋,大敌正当前;
知止穷张俭,迟行笑褚渊;
从兹分手别,对视莫潸然。
当时,中共中央一面请宋庆龄、何香凝出面营救,一面安排特科准备在他被解往南京或苏州途中武装袭劫囚车。
然而,就在这一劫车计划行将付诸实施之际,形势急转直下———在8月间的一个深夜里,劝降进行到最后一幕时,蒋介石亲自把电话打到狱中要杨匏安接听,杨却轻蔑处之,将话筒愤然摔到墙上。蒋恼羞成怒,下令就地处决,连已经变节的罗绮园也未保住性命。就这样,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革命者杨匏安倒在了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的草地上,壮烈牺牲,时年35岁。
由上述足见:杨匏安是我国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人物之一,是十月革命后华南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他在北京和上海两大中心之外的广州开辟了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他传播马克思主义为当时思想混乱的青年提供了前进的灯塔,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而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在不遗余力广为宣传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以实际行动践行之,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为纪念和缅怀这位先烈,广东省珠海市香炉湾畔立有一尊杨匏安烈士的铜像。
李大钊在中国率先介绍、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初中国的播火者;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紧跟时代潮流,成为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的先驱
李大钊,188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1907年夏至1913年夏,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求学。1913年底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期间,曾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卖国的斗争。1916年5月回国后任北京《晨钟报》主编。1917年1月又任《甲寅》日刊编辑。期间,在《甲寅》《新青年》等刊物上发表了不少宣传民主主义思想和社会进步的文章。1917年底入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并参与编辑《新青年》,先后任北京大学评议会评议员,经济、历史等系教授。
毛泽东曾说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俄国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爆发的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李大钊带领着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高潮。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何其艰难,但他以开拓者的无畏姿态,旗帜鲜明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的真理,是“拯救中国的导星”,并积极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