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史记 > 正文

南杨北李:中共最早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4)

2016-10-28 10:12:36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1918年7月1日,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区别,指出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是推动世界革命的巨大力量。11月15日,北京大学在天安门前举办演讲大会,许多人在演讲中反复强调所谓“公理战胜强权”。针对这种论调,11月末,李大钊在北大与中央公园举行的演讲会上发表《庶民的胜利》著名演说,热烈地歌颂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揭露了帝国主义战争的实质,为中国人民指出新的革命斗争方向。不久,他又写了《Bolshevism的胜利》,第一次告诉我国人民,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它要打破资本家的旧生产制度。并宣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些文章和演说,是我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光辉篇章。

李大钊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后,积极参加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和陈独秀等一起认真办好这个刊物,抨击封建文化,提倡新文化运动。他还积极参加和支持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等进步社团。当时的其他社团如“国民”和“新潮”等也请李大钊进行指导或担任顾问。为了同发表长篇论著的《新青年》互相配合,他还和陈独秀发起创办了小型政治刊物《每周评论》,以短篇文章抨击反动军阀的统治,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封建文化,介绍社会主义思想,报道世界革命的动态,在全国影响很大。

为准确和广泛地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先后在《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刊物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等系列文章,不仅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明确地指出了阶级斗争学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由于这些文章的不断发表,对于在中国革命史上第一次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来宣传、教育、武装人民,促进中国人民的不断觉醒,促使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又推向一个新阶段。

当时,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反对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为宣传捍卫马克思主义,李大钊于1919年8月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针锋相对地批驳了胡适的谬论,旗帜鲜明地捍卫了马克思主义,振奋了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者的斗志;同时在如何应用马列主义、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难题上为人民群众指明了正确方向。为紧紧抓住宣传阵地,李大钊利用主编《新青年》第6卷第5号的时机,将该号编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并协助《晨报》副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

1920年3月,李大钊发起组织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在搜集整理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多次在研究会上发表讲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一文就是他在研究会上的第一次公开讲演。他还开设了一个小型图书室,广泛收集了德、法、英、俄、日等国马列主义的书籍,并组织外语系的同学成立了翻译小组,先后翻译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共著的《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著的《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法兰西内战》等,恩格斯著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家庭私有财产和国家的起源》和列宁著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等经典著作。他还常到这里和同志们一同学习、工作,并称赞大家是“被褐怀至”的革命者,给了大家极大的鼓舞。

关键词:李大钊杨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