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即便是贱籍内部也有一定区别。其中的杂户,渊源比较久远,早在鲜卑统一北部中国的过程中,工匠、乐人、杂役等供官府役使的各种人口便被冠以“百杂之户”的名称,要求将他们的名籍单独写在赤纸上,世代相袭。到了唐时,杂户成了前代遗留的贱民或是新的俘虏配没(把罪人的家属发配为奴隶)的人户,在待遇上也优于大部分贱民,不仅可以拥有一部分田地,还可拥有少量的私有财产。次之一等的官户也大多来自前代或本朝“配没”人户,也可以拥有少于普通百姓的微薄田地。最次的部曲和奴婢就没有这番好运了。尤其是奴婢,所谓“奴婢贱人,律比畜产”,他们如同主家的私有财产,无半分人身自由,还可以依法买卖。
不过,就算是拿到了好一点的底牌,贱民需要面对的仍是牢不可摧的不平等待遇。唐律曾从通婚原则、后代子孙等方面严格规定了良贱差别。比如,贱民一般不被允许参与科举考试;再拿通婚来说,除了其中的太常音声人被特许依令“婚同百姓”,其余贱民基本都得面对律法上的白纸黑字——“依令‘当色为婚’,若异色相娶者,律无罪名,并当‘违令’”。哪怕不是贱民越过雷池,是主人家非要“以婢为妻、为妾”,也需要迎接“徒二年、一年半”的残酷刑罚。
来源/电视剧《梦华录》截图
但要说回《梦华录》所处的宋代,情况较唐朝有了些许不同。一些研究者认为,唐中期以后,森严的良贱制度已经衰落,突出表现为贱籍组成和体量的不同。比如,宋时的部曲已经突破贱籍而成为良民。宋仁宗以后,官户、杂户等都逐渐失去了原本的含义,南宋时的《梁溪漫志》更是直言:“律文有官户、杂户、良人之名,固无此色人,谳议者不用此律,然人罕知其故。”“顽强”存世的官奴婢也很少由战俘充当,更多是因罪被罚的配吏奴,同样存在的官伎,更多充当“应奉过客,佳节令辰侍觞侑酒”的角色,还享有一定的法律保护与社会地位。
可以说,相较良贱制度真正“存在”的唐朝,宋朝贱民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稍被宽赦。或许正是这种缺口的出现,才让盼儿求得恩令后脱籍为良。那么,如果放回严格区分良贱的唐时,其他贱民,会有如盼儿这般好运吗?
逃离:宝贵的出路恩赐
转回良贱制度真正盛行的唐朝,对贱民而言,“脱贱为良”这四个字,倒无异于“天上掉馅儿饼”,还是有点烫手的馅儿饼。
来源/电视剧《梦华录》截图
不妨来设想一个情景,一群身处唐代的贱籍人户,好巧不巧正是其中最差的“奴婢”那一类,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他们摆脱这种命运的漩涡呢?
真有。
第一种,便是“熬”,熬到两鬓斑白,或是干活儿生生干成了残废。《唐六典》曾规定“老免法”:“凡官属奴婢年满六十岁及废疾者,得免为番户;七十岁者,准令免为良人”。当然,这压根不是什么命运眷顾,相反,真到了那个时候,奴婢们早就被榨干了,养在身边还废粮废钱,主人要做的自然是大方放免,再寻个年轻能干的人员补充进来。
还有一种法子——等。等什么呢?等统治者心情大好,想要大赦天下时,也就是俗称的“恩免法”。一般来说,必须得是朝廷碰上了什么喜事,皇上一高兴,下旨“大赦天下”,这时候,贱民中的官奴婢就能看到些许希望的曙光。相较老免来说,这种方法不限年龄,基本上全体官奴婢都有可能实现。即便如此,究竟赦免哪些官奴婢,赦免之后能否成为平民,也还是统治者和法典说了算,这些好不容易盼到放免机会的奴婢多数时候也无法真正脱离贱籍,顶多是成为杂户,身份被略微抬高一些。极其难得的情况下,统治者会“一步到位”,比如李渊曾大手一挥,不仅赦免还直接奖赏奴婢,下令“诸部曲及徒隶征;战有功勋者,并从本色勋授”,当然这也是唐高祖想要短时间内迅速提高队伍战斗力想出的权宜之计,并不是所有的奴婢都有机会“生逢其时”,即便遇上了,有没有命立下战功还得两说。
唐高祖画像(局部)。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西周 三角形与椭圆双联玺春秋 菱形“王戎兵器”玺春秋 “士君子”双圆形+三角形玺元 钱选 《王羲之观鹅图》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如今
4月14日,“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特展开幕式在故宫博物院举行。特展将于4月15日至7月27日在故宫神武门展厅展出。
3月29日,演员表演越剧《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选段。当晚,缘梦·芳华——越剧《红楼梦2025版》舞台版和电影项目启幕宣推活动在福建芳华越剧院举行。
3月25日,冯开平在金灯寺敲钟。海拔1500多米的太行绝壁之上,山桃花掩映着历经千年风霜的金灯寺。66岁的守寺人冯开平微弯着腰,轻轻擦拭着佛像上的尘埃。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这是3月22日拍摄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木岗镇瓦窑村的油菜花田(无人机照片)。
所谓“中转式旅行”,是指通过选择时间、价格合适的中转票,将中转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因其具备票价更低廉、时间更灵活等优势,备受年轻游客青睐。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在冰上“滑”龙舟、在那达慕体验雪地赛马、在查干湖冬捕、在阿勒泰来一场古老的毛皮滑雪比赛……当“冰雪热”遇上“非遗热”,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