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史记 > 正文

古代皇帝身后的扇子是扇风的吗?会不会打到人?

新石器时代,良渚先民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清晨,男子带上渔网和竹编器具,驾着独木舟,捕鱼捞虾;稻作区内,有人在用磨制石器除草;远方捕捉猎物的人伺机行动;居家的女子织布、饲养牲畜、准备晚餐,等候男主人收获归来。傍晚美味的史前佳肴和篝火晚会是一天最热闹的时候,摩登的原始人已经摸清“寒来暑往”的规律,学会利用自然界素材制作精美的衣服和首饰尽情舞动,不再是身披兽皮、头插羽毛的模样,遇上闷热潮湿的天气,穿上苎麻衣、草鞋,通气又凉爽,劳作时太晒怎么办?随手摘下植物叶片,遮阳取阴,或是扇动它,驱逐炎热。久而久之,先民们从植物、禽鸟处受到启发,因材施用,后世文人好将扇子的出现与尧、舜、周武王等人联系起来,自然只是说说而已,沈从文推测,扇子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之后,扇子许是为国人“扫却人间炎暑,招回天上清凉”最古老“凉友”。

古代皇帝身后的扇子是扇风的吗?会不会打到人?

鸵鸟羽毛扇,公元前1332—前1323年,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墓出土,现藏埃及开罗博物馆

短、长柄扇,各司其职

 不独中国,古希腊、埃及、伊特鲁里亚和罗马人也使用扇子遮阴招风。古希腊人最早从芦苇取材,制成的扇子像芭蕉叶,古埃及人懂得利用棕榈叶制作高大的扇子,由身强力壮的奴隶为之打扇。慢慢地,扇子越高大,表示人的地位越高贵,图坦卡蒙墓中出土了好几件“假”扇子,统一配置了长长扇柄,好看不实用,权当权力的象征,倒是在一白漆木盒中发现的一把长仅18厘米的小扇,一看就是年轻法老用过的。

中国出土的早期扇子有长短柄之分,就是对应不同的操持人群,短柄扇多发现于中小墓中,长柄扇仅见于较大的墓里,有的长达2米,显然需要下人站在一旁“帮忙”。

目前在中国发现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扇子实物为江西靖安县李洲坳东周古墓出土的短柄竹扇(长37厘米,扇面宽25厘米),以精细的竹篾编成,看起来像一把菜刀,又名“刀扇”。该墓被认为是一座大墓的陪葬墓,160平方米的墓坑里埋葬有47具棺木,考古专家发现在11具遗骸的骨骼中都有一种绿色的结晶体,推测这些女子可能在集体食用有毒食品后全部死亡。从出土的300余件纺织品和纺织机械零部件来看,专家推测这些女人当为纺织女工,墓主人不是什么大贵族,而是为国君负责纺织工作的官员,短柄竹扇当为自用品。迄今所见保存完好的长柄竹扇出自马王堆一号汉墓,柄长176厘米、扇面宽45厘米,立起来的话高达2.5米,就算是奴仆拿着它也很难摇动生风,为主人遮挡太阳、阻挡风尘却十分合适。

古代皇帝身后的扇子是扇风的吗?会不会打到人?

长柄大竹扇,西汉,柄长176厘米,扇面宽45厘米,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美人名士为扇子“代言”

 秦汉以前出土物和砖石画像,常见竹扇、羽扇。若论扇子的远祖,应为材料易得、制作简单的蒲葵扇(又称蒲扇),它有个更有名的名字:芭蕉扇。

在我国,所谓“芭蕉扇”其实是用盛产在南方的蒲葵叶制成的,蒲葵属棕榈科蒲葵属,与属芭蕉科的芭蕉风马牛不相及,它的叶片呈扇形舒展,把绿色葵叶连柄摘下,蒲扇算是做成功了一大半。拿植物叶子作扇子最怕叶子干燥后变形,好在蒲葵叶片中的纤维非常坚韧,干燥后相当结实,无明显变形,天生就适合拿来做扇子。尤其是在冬季,叶片含水量低,此时的叶片做起蒲扇更加容易,只需把摘下的叶片晒干后,水洗火烘使其色泽洁白,然后压平,修剪成形,用篾丝镶边,丝线扎紧,一把蒲扇就此完成。

据说最早为蒲扇带货的是东晋名士谢安,《晋书》载,谢安有一同乡在中宿县(即广东清远一带)官府做事,不巧被辞退只好回家,路过京城建康时,素闻谢安盛名,前去拜访,谢安问他,回家路费够吗?同乡答:“没事,我这还有5万把蒲葵扇。”谢安取来一把蒲扇小试,对它赞不绝口,京城士庶听说蒲扇被偶像“翻牌”,争相购买,蒲扇价格噌噌上涨,谢安不仅帮同乡解决了路费,还让他大赚一笔。这种事,早年王羲之也干过,《晋书》说他在绍兴蕺山见一老妇人摆摊卖六角竹扇,生意不怎么好,便同老婆婆商量,在扇面上写上几个字拿去卖定能一抢而空,老妇一开始不信他,王羲之问,“你一把扇子卖多少钱”,妇人答,“二十钱”,王羲之说,“你把写好字的扇子拿去市场卖,就说是王右军写的字,保证脱销”,妇人照做,果真如此,第二天,她又带着扇子来找王羲之,羲之微笑拒绝了。

当然不是所有材质的扇子都能在市面上流通,两晋时有过两次自上而下的禁扇令,针对的是纨扇一类,以竹木为骨架,用薄质丝绸糊成,因其形状通常为圆形,故称团扇。丝织品价格昂贵,纨扇难入寻常百姓家,得“宫扇”之名。最有名的宫扇莫过于班婕妤写过的那把,班氏自建始元年(前32)被选入宫,受汉成帝宠幸,封为婕妤,赵飞燕姐妹入宫后,班氏失宠,主动去长信宫服侍太后,作《怨歌行》自哀,明面在写“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的纨扇,实则借它自伤,“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古代皇帝身后的扇子是扇风的吗?会不会打到人?

影视剧中的甄宓效仿班婕妤用团扇遮面。来源/电视剧《军师联盟》片段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为情怀更为艺术

    “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为情怀更为艺术

    图为“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上,观众在拍摄展品。记者徐彦摄最近,杭州的一场展览火了。

    2025-04-22 11:33 黑神话,悟空
    古人那些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印章

    古人那些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印章

    西周 三角形与椭圆双联玺春秋 菱形“王戎兵器”玺春秋 “士君子”双圆形+三角形玺元 钱选 《王羲之观鹅图》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如今

    2025-04-16 14:42 印章
    故宫特展来了!172件文物感受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

    故宫特展来了!172件文物感受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

    4月14日,“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特展开幕式在故宫博物院举行。特展将于4月15日至7月27日在故宫神武门展厅展出。

    2025-04-16 14:32 故宫
    近距离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外国游客感受“中国之美”)

    近距离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外国游客感受“中国之美”)

    中外游客体验湘西苗族传统服饰。

    2025-04-08 10:07 中国文化 魅力
    越剧《红楼梦2025版》舞台版和电影项目启幕

    越剧《红楼梦2025版》舞台版和电影项目启幕

    3月29日,演员表演越剧《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选段。当晚,缘梦·芳华——越剧《红楼梦2025版》舞台版和电影项目启幕宣推活动在福建芳华越剧院举行。

    2025-04-01 10:50 越剧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守宝人丨云端守寺三十载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守宝人丨云端守寺三十载

    3月25日,冯开平在金灯寺敲钟。海拔1500多米的太行绝壁之上,山桃花掩映着历经千年风霜的金灯寺。66岁的守寺人冯开平微弯着腰,轻轻擦拭着佛像上的尘埃。

    2025-04-01 10:41 守宝人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这是3月22日拍摄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木岗镇瓦窑村的油菜花田(无人机照片)。

    2025-03-31 17:53 油菜花
    中转式旅游:追求“高性价比”与“松弛感”

    中转式旅游:追求“高性价比”与“松弛感”

    所谓“中转式旅行”,是指通过选择时间、价格合适的中转票,将中转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因其具备票价更低廉、时间更灵活等优势,备受年轻游客青睐。

    2025-02-24 10:19 中转式旅游
    蛇年寻“蛇”—— 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

    蛇年寻“蛇”—— 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2025-02-11 09:47 蛇年 博物
    “冰雪热”遇上“非遗热”,真燃!

    “冰雪热”遇上“非遗热”,真燃!

    在冰上“滑”龙舟、在那达慕体验雪地赛马、在查干湖冬捕、在阿勒泰来一场古老的毛皮滑雪比赛……当“冰雪热”遇上“非遗热”,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025-02-07 11:44 非遗 冰雪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