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史记 > 正文

特别喜欢攒钱的北宋,最后把钱都花在哪儿了?

提起北宋之富,那可真是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前有古人振臂一呼——每年钱财收入数倍于唐代,后有学者粗略一算——北宋经济总量遥遥领先、睥睨世界,且不说政府攒了多么巨额的财富,且看《清明上河图》,商馆林立、各业繁杂,北宋的富足之气溢于言表。

北宋为啥财源滚滚?

北宋的钱是哪儿来的?这个问题吸引着无数双眼睛,咱们说除了政局稳定、百姓安康的时代福利,北宋的税收与贸易又有着怎样的不同?

特别喜欢攒钱的北宋,最后把钱都花在哪儿了?

经济繁荣的宋都市。来源/纪录片《中国》截图

盛唐之时,政府赋税是租庸调,收税的依据是田亩和人口,这里的租指的是征粮食,庸指的是征布帛,而调则是以纳绢的形式替代服徭役,从而保证农时。租庸调与中国古代的男耕女织相契合,与均田制下的小农经济相契合。但是安史之乱爆发后,百姓流离失所,原有的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变得混乱不堪,政府一度征不上税来,因而中唐时期“两税法”的出台,就成为拯救时局的关键。“两税法”的依据是户税和地税,前者就是家中财产,如房屋、店铺等,后者就是占据的田亩,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政府见招拆招,采用的方式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直接紧咬固定产不放,而不再苛求人头税(考虑到混乱的人口流动)。一年分夏秋两次征税,逐步演化为夏粮秋钱,“两税法”的两税由此得名,这一制度直接延续至北宋。

有人不禁会问,如果中唐至北宋都行“两税法”,那么为啥北宋收入会暴涨呢?原因在于中唐之时藩镇林立,政府能收到的钱粮主要是听命于中央地区送来的,而北宋则大为不同,立朝之初就定下“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国策,藩镇割据的根基被直接铲除,尤其对于地方财政,北宋专门设立转运使负责监管、押运地方钱粮,所以这是征税行政区域的重大变化。同时,北宋重视垦荒与水利建设,农田面积出现了史诗级提升,梯田的向山地进发,高转筒车的垂直灌溉数十米,甚至让河流漫过贫瘠区,用淤泥重铸良田等,北宋的农耕面积登峰造极,相应的人口也一度达到惊人的一亿以上(徽宗朝之时),故而这是征税拓展区域的时代提升。

特别喜欢攒钱的北宋,最后把钱都花在哪儿了?

《宫女图团扇》。来源/弗利尔美术馆

赋税之外,商业贸易更是璀璨夺目。宋太祖立朝伊始,就留下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方的商业法规条文,即《商税则例》,其后历代继承者均延续宽容的商业政策,造就了城市贸易中市坊界限的打破与早市夜市的出现,意味着古代商业中时间、空间的限定得以突破,而市镇贸易的便利造就了宋代商业城市的不断兴起,也带动了城郊草市贸易的兴盛,宋代开始把商税收入作为财政支柱。正如北宋大臣所言,“取之于豪强、商贾,以助国家之经费,而毋专仰给于百姓之赋税,是崇本抑末之意,乃经国之远图也”。北宋实行茶、盐、酒的专卖,又对衣食住行的所需商品严格管理,建立起中央榷货务到地方商税务的完备体系,据学者考证“北宋商税收入最高时达2200万贯”,仅此一项收入就超过唐朝时农工商现钱税收之和。再加上蓬勃发展的海外贸易,北宋的对外政策相对宽松,官方与民间对外贸易竞相发展,为方便管理政府设置了多处市舶司,使得这一领域的贸易走向正规化,政府凭借抽解部分来货,或买下部分来货,大获其利,甚至神宗时期规定各国使者进贡的物品不必进京,一经登岸就地货卖,其灵活的理念与对海外贸易的重视,使得外贸收入远超汉唐。

北宋攒钱也是“祖宗之法”

北宋的富足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朝廷攒钱吗?这个时代会省着点过吗?

特别喜欢攒钱的北宋,最后把钱都花在哪儿了?

《清明上河图》(局部)。作者/(明)仇英,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品总量14万余件,特色藏品有农业古籍、传统农具、彩陶、票证、农业宣传画、高密年画、土壤标本、农业蜡果等,其中一级文物213件。馆内设有基本陈列“中华农业文明”、专题陈列“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还有农业科普馆、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事园等,生动展示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农业文明。

    2024-03-26 09:42 中国农业博物馆 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吴兴”为湖州古称,自三国始立一直都是江表大郡,两宋时期,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四方士大夫乐山水之胜者,鼎来卜居”,留下了众多名园佳构,形成了以山水泽地园居为主的别业集群。

    2024-03-19 10:47 吴兴河 湖州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上海,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本,正日益深入践行其文化使命,搭建心灵沟通之桥,修筑文明互鉴之路,让中国看到世界,更让世界看到中国。

    2024-03-15 10:37 文化传播 上海制作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曾有短剧导演接受采访时说:“竖屏短剧世界里,主打的就是一个‘白日做梦’,我们给用户提供的就是情绪价值。”如今,这份情绪价值的投喂对象直指年轻人。

    2024-03-14 10:41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平遥坚持保护为先,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古城特色,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发展。旅拍热兴起后,平遥县职能部门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指导、培训,同时加强对旅拍行业的监管,确保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拍行业健康发展。

    2024-03-11 10:14 文旅融合 平遥古城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不久前,有朋友和我聊到金庸,谈及金庸小说的现代性,说到金庸小说的女主人公不同于传统小说,里面的女性均有血有肉,不是纸片人。朋友还举了“梅超风”和“叶二娘”两位为例子,说她们均有悲惨的过去,导致她们成为小说里的“恶人”,人物性格的形成并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这属于金庸小说的现代笔法。

    2024-03-08 10:04 金庸百年诞辰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3000多年前的陶三通、铸有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2024-03-05 10:13 殷墟 考古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要道,甘肃犹如一柄如意镶嵌在中国大西北,既有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024-02-28 09:52 “一带一路” 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月12日正月初三18时30分,中国文字博物馆内灯火通明,游人如织,“一字千年·博物馆奇妙夜”龙年夜场系列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2024-02-26 10:00 中国文字博物馆 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在北宋,东京人往往以喝粥开始美好的一天,每日五更时候,“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文,并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2024-02-23 10:02 《东京梦华录》 食疗养生 宋代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