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险表示,他曾联系陕西方面得到答复,阎立本家乡迄今为止没有发现其墓葬。此外,据康熙、乾隆等各版《玉山县志》记载,阎立本曾退隐武安山,并舍宅为僧庐,筑墓其后。清康熙八年至十六年任玉山知县的唐世徴,也在其《普宁禅院记》中称:“立本寓玉山有年,前后所施宅院地,事极确。”
因此,周平险认为,完全有理由相信,普宁寺中的阎立本墓并不是衣冠冢,而是阎立本唯一一处真身墓室。
不堪宫斗退隐武安山
身处庙堂之高的阎立本怎会和当时的瘴蛮之地玉山发生交集?
周平险考证认为,此事需从著名的“废王立武”事件说起。据《新唐书》、《旧唐书》等史料记载,在是否立武则天为皇后的事件中,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许多大臣极力劝阻,但唐高宗一意孤行,决意立武则天为皇后。
永徽六年(655年),武则天如愿登上皇后宝座。之后,她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尽诛李唐皇室诸王及公卿中不附己者”。这样一来,以长孙无忌为首,曾经出将入相的关陇贵族集团受到沉重打击。身为关陇集团成员的阎立本家族也受到株连。虽然,阎立本不是主要人物,但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不言而喻。正是这些因素和潜在的威胁,为阎立本退出宫廷、隐居乡野埋下了伏笔。
“阎立本为何会选择江西玉山作为晚年归隐的地方?这应该和他哥哥阎立德在江西的经历分不开。” 周平险说,《资治通鉴》记载了一件事:唐贞观下八年(644年)上将征高丽,秋,七月,辛卯,敕将作大监阎立德等诣洪、饶、江三州,造船四百艘以载军粮。《唐会要》七十九卷中也有阎立本和江西的记载:“赠洪州都督、文贞,博陵县子阎立本。”这些史料证明了阎立本与江西的关系。关键还有之后阎立德的将作大匠及工部尚书职位,据《新唐书》、《旧唐书》记载,在656年之前就先后由阎立本代为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