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是信江的源头,阎立本不会不前来考察水利和民情。当然,也会被玉山吴韵楚风的地理风貌和淳朴的民风所吸引。所以,选择玉山作为晚年安身立命的理想场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周平险说,据考证,阎立本南下之路应该是出长安-过渭水-入黄河-转洛阳-经运河-下长江,最后直达江西,沿鄱阳湖到达玉山。
至此,阎立本退隐丧葬事宜之谜基本解开,其生平时辰也有了一个基本完整的句号。
舍宅为寺感动世代
阎立本退出宫廷,安家玉山冰溪河畔,留下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流传最广的就是舍宅为寺。
据传,阎立本有一独子,常常背着他抢劫民女,欺压百姓。阎立本得知后气得大骂孽子,决意除去这一祸端。阎立本雇人做了一艘花船,船底做成活动板。端午节那天,他让儿子坐花船去冰溪河看龙舟赛。当花船撑到城南门外的龙王潭时,船夫按照阎立本吩咐将船底活动板抽掉,阎立本的儿子就溺死在潭中。之后,阎立本开了一家包子店,专访孝顺之人,准备将家产送给他。谁知来买包子的都说是买给儿子吃的,没人说买给爹娘吃,他非常伤心。一天,一个小和尚来买包子,说师父生病,他想偷偷买几个包子给师父补补身子。阎立本感其孝顺,将自己的家宅、书斋和田园一并施舍给僧人为寺院。阎立本去世后,众僧和民众将其墓室安置在寺后。他大义灭亲、接济饥民、舍宅为寺的故事在玉山世代流传。
周平险说,阎立本墓能保留至今,与禅宗六祖惠能和尚有关。据传,惠能和尚曾逃难至砂砾镇(现玉山县城),与阎立本一见如故。他与阎立本约定,待事情平息之后再回玉山,和阎立本一道讲经弘法。后来,惠能和尚被众僧徒迎至曹溪宝林寺,在那儿创立了禅宗的南宗。他记着和阎立本的约定,但僧众信徒执意不肯他离开,他只好委派得意弟子智常和尚到玉山武安山见阎立本。然而,此时阎立本已经去世,墓室就安置在武安山。
阎立本舍宅为寺,四大皆空,已至真如境界。智常和尚深受感动,便在阎立本舍家为寺的普宁禅院讲经弘法,并带领诸弟子及当地民众一直护守阎立本墓。千百年来,虽历经兵火战乱,但一代又一代玉山人守护着墓室,遗存至今。
遗憾的是,成为省级文保30年的阎立本墓却没有成为“国保”。毛传寿说,目前,玉山县也没有相关的申报计划。